现年63岁的郑军,到宿松县趾凤乡趾凤村担任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已近四年。在入村扶贫前,他是省属企业安徽建工集团所属安徽省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正处级调研员。原本临近退休的他,毅然响应党的号召扛起重担、回归农村,用辛勤的汗水和高尚的奉献情怀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他的扶贫故事乡村之间传为佳话,先后被中央、省、市、县官方媒体报道数十次,并获评“安徽省属企业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安徽省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安庆好人”“宿松好人”宿松县抗疫优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亮初心,用脚步丈量山村每一寸土地
年4月底,在收到省委组织部、省扶贫办关于选派帮扶干部的通知后,已转任调研员的郑军第一时间站了出来,主动请缨,肩负省委、省政府、企业党组织的信任和人民群众的期待重任、走向扶贫一线。他说道:“四十多年前,我被下放到肥西农村插队,深知老百姓渴望摆脱贫困和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有多强烈。这么多年来,我对下放农村的经历一直难以忘怀,对老百姓生活的艰辛一直难以释怀。作为一名老党员,我要响应号召,把我在企业积累的经验、能力和资源带到农村去,带领老百姓摆脱贫困,为我的职业生涯画一个句号。”共产党员的初心,字字铿锵,让人动容。
郑军入村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走访。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他带领扶贫队员用脚步丈量了这个偏僻山村的每一寸土地,熟悉和掌握了包括非贫困户在内的每一户民情。趾凤村地势极为特殊,是典型的山区村,全村总面积4.7平方公里,山地面积占87%,最远的农户家距离村镇达到10公里,来回一趟就要近4小时,且山路崎岖,没有硬化道路。扶贫专干宫惊立回忆说,“山路难行,有时郑书记赶路累了,我们就左右搀扶他前进,到村一个多月我们就磨破了三双鞋”。郑军用双脚建立起了与趾凤村户群众的感情纽带,也打下了日后开展工作的扎实基础。
沉下身,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幸福指数”
趾凤村的村民们对郑军从认识到认可,主要是因为郑军为老百姓办了这么几件事:
84岁的贺接福老人住的还是土坯房,雨季时通常是外面大雨屋内小雨,且不符合异地搬迁政策,像这样的情况全村还有20户。郑军了解后,决定为他们建一批保障房,但是山村平地少,他又带领村两委成员认真选址征地、反复做群众思想工作,最终在建工集团支持下,筹资万,建起了占地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的“幸福之家”保障房项目,每户都配有干净卫生的厨卫。到了年12月,20户贫困家庭终于圆了安居梦。
49岁的黄新旺双腿残疾,母亲已经80岁,生活十分困难。由于是村里的特困户,工作之余郑军时常去看他,当了解黄新旺有养猪意愿时,郑军二话不说自掏腰包帮助他购买小猪崽,猪养大后郑军还邀请单位同事帮着销售猪肉。提起郑军书记,黄新旺不断竖起大拇指,“郑书记年纪也大了,还在帮助我,把我当亲人看待,他是我们的好书记”。
年3月,贫困户吴立华干活时不慎从树上摔下身受重伤,郑军知道后立即赶往其家中自费慰问,这让吴立华很是感动。但凡有人家里有人去世或发生疾病变故,他都会自掏腰包上门慰问,近4年来,他自掏腰包余元,慰问和帮助的困难群众超过80余户。
为解决群众就业难问题,郑军积极对接企业,增设扶贫岗位,招收符合条件的三名贫困户子女到安徽建工就业。这种心系群众的行为,趾凤村的老百姓们看在眼里,记在了心里,他的很多故事在当地人口中都广为传颂。
他全年坚持天以上吃住在村,年均走访余户次,趾凤村户建档率贫困户的情况他可以如数家珍。正是这样的接地气和懂民情,让郑军和贫困户乃至全体干部、村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抓项目,千里寻苗只为发展产业
在帮扶工作中,占用郑军精力最多的,其实还是产业帮扶项目。郑军心里很清楚,集体产业带动性强、惠及面广,干得好了可以极大地稳固脱贫成果,真正实现“造血帮扶”的目标。
趾凤村虽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但也有独特的优势。这里是白崖寨4A景区所在地,在充分考察各方因素后,郑军决定走旅游休闲经济这条路子,为此,他先是带领干部群众“小试牛刀”,先期建立起了26亩的油桃采摘园,并精心规划创造性地选用了“合作社+责任承包+自主销售”的模式开展运营,引进颗成品桃树。该项目年即喜获丰收,产量0斤,获得集体收入4.8万元,给接下来产业项目上马打了一剂“强心针”。
在初获成功后,郑军又马不停蹄地筹划80亩丑橘采摘园项目。结合农业专家意见,他不远千里,两次带队赴四川浦江县考察果苗,最终选定了嫁接型丑橘苗0株。丑橘苗到村后,郑军亲自上阵,带领干部群众精心栽种,确保了幼株的成活率。如今,丑橘长势喜人,日常管理良好,今年内就可以实现部分挂果,这将成为趾凤村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支撑。
有了休闲采摘,他鼓励和帮助贫困村民发展了12个民宿和农家乐饭店,既服务游客,又促进增收,可谓一举两得。如今,民宿和农家乐饭店运营良好,每年可为贫困户平均增收达到3万元,来访游客络绎不绝。
不退岗,勇担扶贫事业再出发
年,郑军办理退休手续时,主动向上级党委提出请求:请求继续驻村扶贫。用他自己的话说,“趾凤村才出列,工作稍有起色,在村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我不能离开!”。
再回村后,郑军又解决了一个大问题——饮水问题。村里有个老水厂,设备陈旧,年久失修,跑冒滴漏十分严重。住在下游的多户村民经查水压不足,用水存在一定问题。这也是郑军驻村以来最挂心的问题,在年4月份,他经过多方努力,共筹集资金90余万元,精心组织施工,用5个月时间完成了村自来水厂提升改造工程,让沿线居民全部都用上了自来水,那多户村民们祖祖辈辈靠挑水吃的历史到此结束!老百姓们奔走相告,对工作队赞不绝口。
在郑军看来,金杯银杯都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他始终把老百姓的安全放到了第一位。在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再次把郑军推上了前线。由于宿松与湖北相邻,他毅然放弃春节假期,主动提前到岗,全身心参与到了村里的疫情防控中去。巡逻、设卡、宣传、入户,随处可见郑军的身影,也正是在他的带领和影响下,村两委干部团结和带领村民,顺利完成了阶段性抗疫任务,如今村级产业和外出就业已基本恢复正常。郑军书记在抗击疫情中,表现突出,被评为“安庆好人”。
三年来,他还陆续牵头筹资建起了“趾凤大舞台”,帮助村民修缮了村级道路,累计从单位争取的扶贫资金达到了万元。如今的趾凤村,早已于年顺利实现“村出列”,贫困发生率由26.33%降至0,村集体收入由1.2万元增加至26.7万元,一改落后贫困的旧模样,年成为了“安徽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年又获评“安徽省特色旅游名村”。郑军书记本人也先后获得了省扶贫主管部门、各大主流媒体的表彰和多次报道。
对于所获得的嘉奖和认可,郑军向来不以为意,且有着自己的理解。当问及郑军的扶贫经验和心得时,他没有多说,只道出了一句话——“扑下身子,到群众之中去”。(宫惊立)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2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