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春风又一年
刘纳新文/摄
阳春三月,暖日烘晴,桃花盛开,树树流霞朵朵争艳,与婆娑碧绿的柳树相映,使得大好春光备增明媚。桃红柳绿是北国春天的标配,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假如只有柳绿而没有桃红,这美好的春天岂不逊色很多?
桃树按照用途大体上可分为两类:观赏用桃树和食用桃树。观赏用的桃树最常见也是最优美的品种就是碧桃了。碧桃盛开时,一树红霞如火如茶,望之锦绣成堆令人目眩。难怪宋朝诗人秦观赞美道:碧桃天上载和露,不是凡花数。而食用桃树的花朵都是单瓣的,初开时浅桃白色,久之则转为桃红色,落花时又成了深红色。
咱们国家是桃的故乡,从古籍中记载的史料推测,桃在祖国的大地上起码有三千年的栽培历史了。“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我们在《诗经》中就已读到了赞美桃花的诗句,与文字记载相印证,年在满城县要庄出土的西周时期的古井里,发现了食用后抛入井中的桃核,可见桃子在当时已普遍为人们食用。
在我的姥家满城县,境内桃树栽种历史悠久,品种繁多,从县西北的太行山脉延伸到东南的冀中平原,广植有红嘴油桃,深州蜜桃,五月白,六月鲜,久宝,蟠桃,秋香,迎庆等数十个品种。采摘期从五月中旬一直延续到十一月中旬。其中最稀有的品种当属雪桃,据明朝弘治版《保定府志》记载:雪桃出于满城岭西村(当时属于易县),农历“小雪”前后成熟,其果肉细腻质韧且脆,外形雪白美观果味芳香,单个果重足有一市斤。后来因为产量低生产期长管理费用高,到清朝初年这一品种就绝迹了,直到上世纪50年代末的一个初冬,岭西村果农王玉山在庙儿顶山下偶然发现了一株野生的果实已退化的雪桃,后经县里农技人员嫁接繁育才使着一品种保留了下来。
这里有个小花絮,大约是80年代初吧,北京科技电影制片厂还拍摄过一部科教片《满城雪桃》,那年的寒暑假无论是在村里看电影《喜盈门》,《戴手铐的旅客》还是在满城剧院看《西子姑娘》,《R4之谜》都是要加映这部影片的。
桃树不像梨树枣树那样长寿,鲜有百年高龄的老树,它的挂果期不超过15年,20年的桃树就老的不能开花结果了,超过30年则自然腐烂枯死,所以现在果园里的桃树总是栽一批,砍一批,自然循环周期也就是十多年。同理,我们在野外很少能见到在没有人工管护情况下延续百年的桃林,我曾从朋友处借阅过他珍藏的古本《花史》,其中载有:五台山鸿门岩桃园圃,桃林甚众……百枝绛点,千树妍喧……红萼锦簇,喷火蒸霞……然而前些年我与友人多次骑行路过此地,除了漫山遍野的沙棘,别说桃林就是一株桃树都难寻踪迹。问询当地老乡桃园圃何在?众皆茫然,想必是历经百多年的风霜,这里的桃树已寿终正寝,桃林也湮没在岁月的泥沙里了吧。
刚与乡下的表弟通电话,他说今年气候温暖春天少风,桃树落花后坐果肯定很多,看来桃树今年是个大年。朋友们让我们再期待一个月吧,到了五月中旬,满城的桃子就会源源不断地涌入保定的大小超市和农贸市场了,到那时咱们就可以大快朵颐一饱口福了。
来源:《今日头条》“冀中耕读人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