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手足癣好的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8833740.html
「本文来源:山西新闻网」
五谷丰登,瓜果飘香,稻菽卷起千层浪,希望的田野迎来大丰收。近年来,运城市加大科技兴农力度,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用科学技术改变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作物品质,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粒好种,千粒好粮
“运紫糯1号、运黑,这些种子都有啥特点呀?”
“这些油菜种子也是咱们研发出来的?产量有多高?”
在中国农民丰收节运城活动周期间,设在岚山根主会场的农业科技展区热闹非凡。一字儿排开的农业科技展台展示着各类农业科技最新成果。展台内浓浓科技范儿,引得农民朋友驻足咨询。专家耐心地为大家答疑解惑,农户直观地了解运城农作物新品种、新特点。
农产品喜获丰收,背后是科技赋能带来的品种之变。山西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积极探索有机旱作新模式,努力攻关抗旱新品种选育,该所旱地小麦、玉米、大豆、甘薯等在抗旱节水新品种选育、轻简化栽培方面取得突出成果。麦类作物室主任任文斌介绍,目前,针对晋南地区实际情况,课题组研发培育了很多小麦新品种。最受老百姓欢迎的是水地小麦晋麦84和舜麦,旱地小麦运旱、运旱等品种。优质旱地小麦品种“运旱”还搭乘运载火箭进入太空,进行太空育种,进一步优化提升品种质量。
玉米遗传育种研究室与企业合作选育的国审品种九圣禾,具有耐高温、抗旱能力强的特点。“一般品种在35摄氏度以上,结实会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九圣禾品种在37摄氏度高温下,结实不会受到影响,而且耐盐碱,抗倒伏、抗病虫能力强;适应密度范围大,高产优质。”工作人员介绍说。
“一粒好种,千粒好粮。”大豆育种课题组以多抗、节本、广适、高产、优质等目标为方向,选育出通过省审及国审的抗旱、广适大豆新品种运豆,选育出强抗旱大豆新品种运豆,且在山西、山东、河南、河北大面积推广。“运豆”系列品系表现突出,为进一步选育有机、抗旱新品种打下良好的基础。
集节水灌溉技术、优质专用型甘薯品种选育、轻简化高效栽培技术、种苗脱毒技术和绿色高效栽培技术为一体的“甘薯绿色垄膜轻简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是甘薯研究室的最新科研成果。这项技术在北方薯区处于领先地位,辐射全国13个省份的40个县(市、区),在促进甘薯种植生产节本增效的同时,也推动了我省乃至全国甘薯生产现代化、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今年,运城市制定出台了《现代种业强市建设1年行动计划》,以市农业科学合作研究院为核心,重点在粮油、蔬菜、干鲜果、畜禽和水产等主导产业上建立优势种子种苗基地,确保全市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畜禽核心种源供给率达65%。”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苏丽红介绍说。
旱作新技术打开增产新空间
中国农民丰收节运城活动周期间,全国旱作节水农业技术研讨观摩会在当地召开。来自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6名农业专家和农业技术人员,实地观摩了解旱作节水技术、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以及农民增收情况,对当地有机旱作节水农业的典型做法和取得成绩给予了很高评价。
运城全市小麦、水果、蔬菜产量占全省的50%、70%、25%以上,因少雨缺水的自然条件,干旱成为制约当地现代农业发展之路的巨大瓶颈,如何让现代农业发展之路走得更长远,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为进一步推进运城市有机旱作节水农业向纵深发展,年、0年和1年,当地连续三年制定出台了推进全市有机旱作节水农业发展年度行动计划,同时,为确保各项政策落实落地,年以来,我们先后组织召开各类座谈会、培训会、现场推进会14次,有力促进了我市有机旱作节水农业的稳步发展。”市农业农村局科技教育服务站站长段军说。当地广泛应用有机旱作节水技术,最大限度减少化肥、农药等化学投入品,生产更多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运城市重点依托有机旱作项目创建,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户”等产业发展模式,示范引领全市有机旱作节水农业发展。
目前,全市累计建设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多万亩,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技术示范区50万亩,通过项目示范引领、技术推广培训和主体带动等方式,辐射带动全市推广有机旱作节水农业技术近万亩,占到全省近半数。当地总结出闻喜县小麦沟播节肥集成技术、夏县旱地小麦宽窄行探墒沟播节水补灌技术、新绛县小麦无垄栽培技术、万荣县柴胡标准化种植技术、盐湖区核桃水肥一体化技术、稷山县物联网桃树精准化栽培管理技术、绛县旱作小麦黄腐酸钾应用技术、临猗县葡萄有机旱作智能水肥一体化种植技术等各类有机旱作技术模式11个,制定出地方标准6个,形成比较完善的有机旱作农业技术体系,基本实现绿色有机标准化生产,为全市有机旱作节水农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示范带动作用。
一主多元农技推广新机制
芮城县远鹏家庭农场,农户胡天妮轻点鼠标,实现亩农田智能喷灌作业。水肥一体化系统、5G物联网、传感器、地下管道等软硬件建设,将土壤湿度、温度、酸碱度等数据,实时呈现在控制室大屏或手机屏幕上。
绛县忠德梦养殖专业合作社自从有专业人员提供重大疫病防控、新品种引进、试验、推广等技术服务,养殖设施新技术、粪污处理设施应用等养殖设施服务,幼崽出生率提高了25%,成活率提高了15%。
河津市连绿韭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有了韭菜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技术指导,积极推广“日晒高温覆膜法”防治韭蛆技术,为农户增收80万余元。
新绛县菊子家庭农场制定了油桃管理技术工作方案,对农场及周边果农进行修枝、定干、除萌、施肥、拉枝、防治病虫害等技术培训,有效提高了油桃坐果率,每亩增产公斤,亩收入增加元,农场全年增收达50万元……
让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更上新台阶,这是多年来,从院士到专业技术人员、“土专家”“田秀才”和致富能人把技术送到田间地头,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解决农业问题,带去增收致富的“金钥匙”。运城市通过不断强化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的主渠道功能,培养多元化社会服务组织,打造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推进农科教、产学研相结合等措施,在全市初步建立起“一主多元”的农技推广机制,有效破解了农技推广面临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今年,结合“运城面粉”“运城蔬菜”“运城苹果”的品牌打造,在全市12个县(市、区)筛选确定了15个主体进行扶持,使其成为科学研究的试验田、技术示范的样板田和农业决策的参考田。通过打造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农科教、产学研相结合的农技推广形式,开展农技人员增值服务合理取酬,运城市初步建立起“一主多元”的农技推广模式,较好地解决了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
范娜沈佳
(责编:马云梅、褚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