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潜叶蛾属于鳞翅目潜蛾科潜蛾属的一种小型蛾类,也有部分地区称它为“串食虫”。该虫主要对苹果、梨、桃、杏、樱桃等果树的幼嫩叶片产生危害,对于桃树来说,病情较轻时,会在叶片表面形成数量不等的弯曲虫斑;但是当发生严重的时候,会在5月下旬出现不同程度落叶现象,8月下旬时开始大量落叶。这些危害症状严重影响了当地桃树的产量以及品质,给果农增收创收带来巨大的阻碍。笔者通过此篇文章,介绍了有关桃潜叶蛾的为害特点、发生规律以及防治措施等方面的内容,供果农朋友参考借鉴。
一、为害特点
桃潜叶蛾幼虫体长约6mm,白绿色,其成虫体长3-4mm,银白色。对桃树为害的时候,多是潜叶蛾的幼虫先潜入叶片,在叶片上形成弯曲虫道,之后随着虫龄的不断给增大,虫道逐渐开始变粗。桃潜叶蛾幼虫多蛀食叶片叶肉部位,不蚕食叶表皮,所以受危害的叶片看起来呈透视装,但是此种状态会在叶片营养缺乏后渐渐消失,最终导致叶片破碎,提早脱落。
二、发生规律
1.潜叶蛾生活习性
桃潜叶蛾主要以冬型成虫的形式在落叶、杂草、土壤以及树皮等部位越冬,到翌年的3-4月份开始出蛰活动,5月上旬第一代幼虫出现,此时主要危害的新梢的1-5片叶,其中又以2-4片叶危害最为严重;之后6月上中旬开始出现第二代幼虫,以此类推,一年大概可以5-6代左右。
2.气候环境不同发生情况存在差异
相比于早春低温阴雨、夏季高温干旱的气候环境条件,那些早春温暖少雨、下架适温多雨的桃园,潜叶蛾发生的概率比较大,危害也比较严重。这是因为桃潜叶蛾成虫出蛰活动的适宜气温在5.5℃以上,并且晴朗风不大的条件下活动频率明显增加,这就为潜叶蛾成虫交配产卵提供更多机会。
3.植株本身不同发生情况存在差异
不同的桃树品种潜叶蛾的受害程度存在很大的差异,比如同一管理条件下,“S-65油桃”危害就较重,叶片为害率达92%左右,而“锦香黄桃”的危害相对较轻,叶片为害率也仅仅只有2%左右;同一品种不同树龄的桃树潜叶蛾的危害程度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比如有学者对“油桃”的不同年龄层的桃树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发现,相比于1年幼树来说,7年成龄树的发病概率更高,达到了86%左右,而1年幼树却只有26%左右;除此之外,同一个果园内,外围树危害程度要高于果园中间定植的树,同一棵树上外围的叶片受害程度要高于中下部叶片。
三、防治措施
1.选择抗病品种
通过田间调查以及咨询当地专家,细致分析当地潜叶蛾发生情况,对于那些此虫害发生比较严重的栽培区,果农可在综合考虑产量、品质、熟期等因素情况下,尽量选择抗桃潜叶蛾的栽培品种,像笔者前面提到的“锦香黄桃”就是不错的选择,当然“玉露水蜜桃”以及“油桃”也可以。
2.培育健康树势
通过系统、科学的管理方案,加强对桃园的土肥水管理力度,做大“肥足、水饱、土壮”的目的,进而保证树体生长各个阶段有序进行,这样就能够明显增强树体的抗病力,减少桃潜叶蛾的发病概率。除此之外,还需加强对桃树病虫害的防治力度,比如流胶病、蚜虫等。
3.冬季清园降基数
首先利用桃潜叶蛾成虫冬季在杂草、树皮等部位越冬的特性,在越冬成虫冬后开始活动前,结合冬季清园工作,及时清除果园内的落叶、杂草,并有效刮除树干上粗老翘皮,然后集中销毁,之后要切记果园树干涂白,一方面可以保证植株安稳越冬,另一方面还可以组织树皮内越冬成虫翌年出蛰活动;其次利用潜叶蛾的越冬场所特性,在9月份时,在大枝上绑缚干草或树下堆积干草等形式,为成虫越冬提供场所,以利于冬季进行集中捕杀。具体捕杀措施同上面的清园。
4.利用特性人工诱杀
首先可在早春越冬成虫补充营养的需求,在果园内间隔米左右放置糖醋液进行诱杀;其次可利用桃潜叶蛾的趋光特性,在果园内悬挂杀虫灯进行诱杀;再次可利用潜叶蛾的交配产卵的特性,在果园内悬挂性诱剂大量捕杀雄成虫,以减少交配概率,悬挂时每亩悬挂5-6个即可。
5.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桃树潜叶蛾采用药剂防治的时候应该抓住关键防治时期进行,其中以第一代和第二代幼虫的防治为主,这时候虫态比较整齐,防治较容易,时间大概在每年的5月份左右。喷施时可结合其它病虫害一起进行,全年喷施4-5次,药剂可选择2%甲氨基阿维菌素乳油倍液、20%杀蛉脲悬浮剂-倍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