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团队丨A类团队middot桃全产

EXCELLENCE

卓越团队·A类团队

桃全产业链技术创新团队

团队概要

桃全产业链技术创新团队由常规杂交育种、分子遗传育种、植物病理学、栽培学和采后生物学等专业组成,主要从事桃优良种质的收集评价与利用、新品种选育、优质高效栽培、果实采后品质变化机理与调控等全产业链关键技术研究。团队一直是国家桃育种协作组成员,由10人组成,其中博士8人,硕士2人;包括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1名,上海市领军人才1名,院攀高人才2名。现保存有野生种、野生近缘种、古老地方品种、四大名桃等资源余份,在鲜食黄桃、特早熟桃种质创新方面居全国领先水平。

团队成果简介

近10年来,团队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3项;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通过国家审定品种1个(‘锦园’黄桃),通过上海市审(认)定品种9个,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7项。培育的‘锦绣’、‘锦香’、‘锦园’、‘锦花’、‘锦春’等不同成熟期的‘锦’系列黄桃成为国内鲜食黄桃的主栽品种,目前全国28个省(市)种植面积超过万亩,占全国鲜食黄桃的80%以上;形成了上海‘奉贤’,湖南‘炎陵’、‘麻阳’和‘洪江’,贵州‘玉屏’、浙江嘉善‘姚庄’和金华‘浦江’、山东‘蒙阴’、江苏‘苏州’、福建‘建宁’、湖北江陵‘三湖’等黄桃产区或知名品牌,为中西部地区和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做出了重要贡献。培育的‘沪油’等早熟油桃、‘沪蟠桃1号’、‘秋月’水蜜桃等特色桃品种,成为南方产区更新换代的优势品种。年以来,研究并制定“水蜜桃冷链物流技术规程”、“鲜食黄桃贮运技术规范”等地方标准,在长江流域及云南文山等南方桃产区获得有效推广;牵头研发的“鲜食桃长途冷链运输技术”助推山东“蒙阴蜜桃”越洋远销中东、东南亚市场。

团队人员团队首席简介

李雄伟,博士,副研究员,年起在浙江大学和西班牙加泰罗尼亚食品农业科学院从事桃群体遗传学、果实品质评价及育种技术创新方面的研究。年入职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从事桃种质资源收集评价及分子遗传育种工作。年赴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参与蔷薇科植物育种计划。首次完成了中外份桃种质资源的群体遗传分析,构建了核心桃种质香气、流胶病等重要性状数据库,挖掘定位了关联位点和候选基因,阐明了桃流胶病发病等级的遗传控制机理。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上海市科技人才计划“启明星”项目1项、年度上海市农口系统青年人才成长计划获得优秀成果二等奖。入选“春申人才”和院“攀高”人才计划。重点参加国家重点研发、上海市果业产业技术体系、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及欧盟第七框架果树基因组育种项目等14项。参加选育自主创新桃品种8个,在Frontierinplantscience、Allergy等期刊发表论文23篇,获得授权专利2项。

团队主要成员介绍

叶正文,博士,二级研究员。现任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林木果树研究所所长,兼任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湖南省株洲市“炎陵黄桃”专家服务团团长,南京农业大学硕士生导师,中国园艺学会和中国桃分会常务理事,上海市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经济林专业组组长。受聘《果树学报》、《上海农业学报》、《中国南方果树》和《上海林业科技》编委。主持科研项目20余项;培育国家审定桃品种4个,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7项,制定地方标准4项;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编(专)著6部;获得省部级科技奖9项。获得上海市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先进个人和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称号。

苏明申,博士,研究员,现为中国园艺学会桃分会理事,上海市园艺学会常务理事,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团队成员和湖南省株洲市“炎陵黄桃”专家服务团成员。主要从事桃种质创新及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主持科研项目5项,参加科研项目15项。主持培育上海市认定桃品种4个,参加国家审定品种4个;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桃树栽培》1部。获得上海市科技奖6项。

杜纪红,硕士,副研究员,现为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团队成员。主要从事桃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主持市科委项目1项,参加科技项目10余项。主笔发表论文2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5项,参加国家审定品种2个;获得上海市科技奖1项。

周慧娟,博士,副研究员,入选院‘攀高’人才计划和山东省临沂市B级引进人才。现为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团队成员、湖南省株洲市“炎陵黄桃”专家服务团成员。主要从事桃采后品质劣变及调控技术研究,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10余项。主笔发表论文37余篇,获得授权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1项、地方标准3项。获得上海市科技奖1项。

究方向

01桃优质抗逆新种质创制

收集和保存优异种质尤其是“上海水蜜”等地方特色资源,基于高通量表型组学对圃存资源进行果实品质、需冷量及流胶病、细菌性穿孔病等重要性状的表型精准鉴定;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和转录组、系谱分析等技术,挖掘重要性状关联分子标记及候选基因,追溯优良性状位点的遗传选择路径;精准开发KASP、SNP、SSR等诊断性分子标记,开展杂交群体验证或全基因组选择育种,进一步缩短育种周期,显著提高优质、浓香、抗病及生态适应型桃种质的定向创制效率。

02桃高效栽培技术

基于机械化、省力化和智慧化,研发新型种植模式并建立示范基地;研究不同整形修剪方式对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比较新型纸袋对果实内外品质的影响,示范推广优良果袋;与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行间生草和地表管理等土壤保育技术相融合,研发再植桃园土壤修复及产果桃园平衡施肥技术;结合主栽品种水肥需求规律,研发基于水肥一体化设施的桃专用肥配方,形成智能化栽培模式下桃园养分绿色管理与地力提升技术体系;研发、配置并示范桃园肥水一体化、自动化、智能化管理系统。

03桃采后品质调控

基于形态学、生理生化、蛋白组和基因组学,系统研究桃果实采后品质劣变机理,建立不同肉质类型桃果贮运性评价和预测预警技术体系,促进桃果保鲜、运输过程管理的智慧化;研究不同肉质类型桃采收、分级、包装、预冷、保鲜和运输技术,包括采后果实病害发生规律与绿色防控技术,形成主要肉质类型中代表性品种的简易保鲜和冷链物流技术(包括电子物流技术),以进一步降低果实采后损耗率,并在主产区示范应用。

队建设

“桃全产业链技术创新团队”建设主要围绕都市特色农业,加快推进桃产业高质量发展,从采前种质创新、采中栽培管理、采后分级包装与保鲜运输等三大领域开展全产业链技术创新研究,以期建立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创制以鲜食黄桃为特色,品质优良、抗病抗逆、宜机省力、生态适应性强的代表性种质或大品种,同时研究并集成示范桃省力化栽培模式、智能化肥水调控以及鲜果智慧化保鲜运输技术。打造一支由多专业多学科交叉融合、有影响力、有创造力、有竞争力、产学研一体化的专业团队,为上海乃至全国桃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全产业链科技支撑。

1、明确责任分工根据产业需求和团队成员专业优势,设置采前、采中、采后三大专业研究模块,确定三大模块和专项财务管理负责人,明确工作目标与时间节点,提高项目执行推进和资金使用管理效率。

2、团队成员有效沟通

定期组织会议,围绕总体目标,共同探讨并推进每年工作内容、计划、指标,促进项目稳健有序推进。

3、加强国际国内合作

组织或参加国际国内会议,邀请国内桃体系专家等作为顾问,加强国家级项目的申请,引进国外(西班牙、意大利、美国)桃研究领域的知名团队开展合作研究,提升创新水平及国际国内的影响力。

团队联系人

联系人:张明昊

邮箱:zhangminghao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