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泰市地处鲁中腹地、泰山东麓,是全国60个重点采煤县市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共生产原煤4.7亿吨,累计上缴利税多亿元,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支持全国经济建设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年,新泰市被列为国家第三批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升级势在必行。新泰市不等不靠,主动谋划,按照“立足煤、延伸煤、超越煤”思路,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荣获中德新能源示范市、全国第二批光伏领跑示范基地、全国新能源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市等荣誉称号。
当地能源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新泰市已并网新能源电力总装机容量达.1万千瓦,占全市电力总装机规模的74%。其中,采煤沉陷区农光互补光伏基地项目8个,装机容量70万千瓦;大型普通地面集中式光伏电站9个,装机容量14.85万千瓦;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35.5万千瓦;风力发电项目2个,装机容量14.95万千瓦;生物质、工业余热、垃圾发电项目5个,装机容量9.8万千瓦。
探索全国首个“农光互补+沉陷区治理”新模式
“新泰市是国家重点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试点,经调查研究,利用采煤沉陷区连片式发展光伏电站项目,可以高效利用荒芜废弃的土地资源和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实现经济与生态良性互动发展。”新泰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王业训说。
年,新泰市率先规划建设了全国第一个利用采煤沉陷区发展农光一体的光伏发电示范基地,一期50万千瓦项目被列入全国第二批采煤沉陷区光伏领跑示范基地,总投资50亿元,占地2.8万亩,建设农光互补光伏电站6个,高效农业大棚座,于年9月并网发电。二期华能泰山西张庄10万千瓦竞价项目、翟镇10万千瓦平价项目分别于年6月、年5月并网发电。该基地是全国规模最大、进度最快、效益最好、变废为宝的产业融合综合体,被列入全国首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创新三产融合发展新路径
在谈到产业发展路径时,新泰市国有平台公司泰安惠泰集团副总经理陈明晓表示:“我们围绕基地建设,加快发展起以光伏发电为龙头、农业全产业链为支撑、优质项目不断衍生的三产融合发展格局,多种产业竞相迸发活力。”
基地项目采用的光伏组件等主要产品均符合光伏“领跑者”先进技术产品指标,年均发电量达8亿千瓦时,年均发电产值达5.5亿元。引进专业化农业公司,建设标准最高的第八代农业大棚以及育苗基地等设施,种植有机蔬菜、食用菌、中草药等高附加值作物,将成为继寿光、莒县之后全省第三大设施蔬菜基地。规划建设大型综合性蔬菜批发市场,新上青云国际冷链物流等项目,发展起休闲采摘、观光旅游、科研教培、冷链物流、电子商务等产业。例如,我市唯一一家国家级众创空间启迪之星(新泰),就孵化有一个建于采煤沉陷区、“农旅”深度融合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项目——青莲菊业,种植基地以菊花产业为依托,发展形成春赏枣油桃花、夏摘果、秋赏菊的格局,朵朵“金花”助农增收。
共享发展成果变身新农民
通过“农光互补”发展新模式,农民每年可直接获得亩均元左右的土地租赁收益,流转合同5年一签,建立土地租赁收益增长机制,土地租赁价格5年上涨20%,确保了农民土地稳定收益。光伏设施建设、蔬菜大棚运营等,为当地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就业农民人均年增收1.5万元,很多以前在家“看孙子、熬日子”的空巢老人,一跃成为“领租金、挣薪金”的产业工人。按照“产业进园区、村民进社区、建设现代化新城区”的思路,同步实施采煤沉陷区居民搬迁项目,已整体搬迁16个村庄,户群众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按照新镇区的标准规划水、电、路、医院、学校、商业等配套设施,实现了村民变居民、农村变城镇。
新泰市通过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将采煤沉陷区由“包袱”变成了“财富”,主导产业布局由“地下”变为“地上”,发展方式由“黑色”变成了“绿色”,有力推动了资源枯竭城市加快转型。(信息)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