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利珠村的翻身致富之路中国江苏网

首届“七彩利珠”采摘文化节人流如涌。忠明供图

村里种植的彩色枫树非常抢手。海燕供图

初夏时节,走进靖江市生祠镇利珠村,空气中还未散尽玫瑰花和薰衣草香,油桃、西瓜、无花果、酥脆枣、太空梨等近10种水果又赶趟般地上市,吸引了大批的市内外游客。

很难想象,5年前,交通不便、经济落后,负债90多万元的贫困村,如今却成为靖江的美丽西大门,并成为该市的“现代农业明星村”。短短5年,利珠村何以走出一条致富路?

不种粮食,老百姓还能种什么?

整村流转土地发展高效农业

利珠村是传统意义上以农为主的行政村。全村余亩地,村民一年忙到头,人均年收入只有四五千元。

年,利珠村的秸秆禁烧工作被定性为“苏中 把火”,火线之上,当年12月13日,冷红明仓促上任村党总支书记,摊在他面前的是秸秆禁烧工作的压力和村集体账目上90多万元的债务。

“种粮食,收入上不去,而且秸秆禁烧问题难解决;不种粮食,老百姓还能种什么?”冷红明很清楚,这余亩土疙瘩是村民 的财富。

冥思苦想多月,冷红明邀请南京农业大学、省农科院专家来村实地考察,研究商讨村级发展规划,最终制定了简要版《利珠村现代农业发展五年规划》。“五年规划大致情况就是通过整村土地流转来带动村集体经济收入,带动高效农业种植,把常规农业建设转化为设施高效循环特色农业种植。”冷红明介绍。

整村流转土地是五年规划的起点。年,该村开始对全村土地进行铲板式流转,很多人不愿流转耕耘了一辈子的土地。怎么办?村两委班子一边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一边打造“样板”,让村民看到实实在在的“红利”。

大马士革玫瑰种植园是入村的 个项目,为了拿下这个“高大上”的项目,冷红明先后10次登门拜访苏州技术方。项目落户后,每天都有数十位村民受聘入园工作,过上了“一手拿土地流转租金、一手拿工资”的双薪生活,其他村民看到实惠后纷纷主动流转土地。

土地流转工作有序推进,项目没有到位,村干部就自掏腰包,垫资发放土地流转金。年,利珠村余亩土地全部流转,冷红明着手宏观规划布局。

没有优势,拿什么吸引项目落户?

琢磨出技术入股新概念

土地流转了,基础设施和大棚也陆续建设到位,缺的就是好项目和技术人才。利珠村专门成立了“猎头”小分队,村干部、党员带头,奔赴全国各地招引高效农业项目。

没有优势,拿什么吸引项目落户?穷则思变,冷红明还真琢磨出一个新概念——技术入股。

“村里以耕地、大棚和基础设施入股,客商以种苗、种植技术入股,果子成熟后共同销售,获得相应分红。”冷红明解释。

年,安徽、山东的果农吴文远和刘成德带着他们的油桃树苗来到利珠村。“村里免费租给我们亩地,要求是自带油桃树苗。”吴文远坦言,来靖江发展完全是被这个利好政策吸引。

“技术入股”模式不仅吸引来了好项目,也带来了好销路。“猎头”小分队探访到福建的一名猕猴桃批发商有意在江苏建立订单种植基地,获悉这一信息后,冷红明立即上门“毛遂自荐”。福建批发商听了该村“技术入股”的创意后,立即决定将基地建在利珠村。

此时,知道村里土地全部流转后,不少种植养殖户自己找上门来。“养猪、养牛、养鸭的都有,甚至还有大老板想圈地亩建自己的后花园,类似的项目婉拒了近20个。”冷红明思路很清晰,污染项目不要,不能给百姓带来效益的也不要。

引进彩色枫叶,扮靓村庄小路,建成一埭一景;繁育薰衣草、玫瑰,并进行深加工和婚庆探索,开发“甜蜜产业”;种植杭白菊,拿下“王老吉”的大订单……在冷红明的有意引导下,利珠村形成了玫瑰薰衣草繁育区、中药材种植区、彩叶枫繁育区、无公害蔬菜种植区、菌菇种植区、优质大米种植区和绿色水果种植区七大领域。

村两委班子还带头组建劳务服务合作社、农机服务合作社、股份综合社等5个服务平台,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运作模式,带动贫困户、闲散劳动力共同创就业。

“劳务合作社帮我安排了打工,春天剪剪玫瑰花,夏天清理果园,秋冬天到蔬菜大棚帮忙,一个月0多元,比之前种庄稼收入多多了。”利珠村村民江彩芳说。

5年,利珠村探索出了一条致富路,不仅还清了旧账,去年村集体收入首次超过50万元。

乡村游火热,能不能搭上这班车?

“绿色+红色”旅游深度融合

村集体经济的增收为全村环境的改善提供了内生驱动力。

近年来,村里组织人员对所有机耕路及灌排水系重新修整,建造泵站、疏浚河道;各队组门前的道路“硬质化”达99%,村域内的河道净化、道路绿化、路灯亮化、环境美化“四化”工程正有序推进;村民健身广场、文娱中心陆续建成。

忙活了几年,眼见老百姓日子有所改善,冷红明并没有止步。“这两年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往农村跑,乡村游日渐火热起来,利珠能不能搭上这班车?”冷红明琢磨着。

要吸引游客,首先要交通便利。利珠村位于新江平路旁边,公路直接通到村,可是村内部道路太狭小。于是,村里投资数十万元沿着果蔬基地新建了多米的观赏路,将桃园、玫瑰园等串联起来,还修建了利珠大桥。

今年初,利珠村成立了江苏利珠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牵头举办首届“七彩利珠”采摘文化节。前期,旅游公司和村里都做了很多工作,赶制了苏中 锅——能煮斤大米,锅盖要用铰链拉上去;邀请靖江 的音乐制作人创作了《请到利珠来》,拍摄了MV;拍了村宣传片,在网络平台传播。

5月26日,一个寻常的星期天,可对于利珠村来说,却是个特别的日子。采摘文化节开幕,该村迎来了1万多人次的游客。“村里 次来那么多人,把村服务中心都挤满了。”利珠村大学生村官魏海清介绍,这远远超过了大家的预料,连煮两大锅菜饭都没够,不得不临时加订了千余份外卖。

游客走的时候,带走了亲手采摘的绿色食品,还买了玫瑰干花、鸡蛋、桃胶、桃核等土特产。“水果有一些损耗,但价格比批发到市场上高出一倍多。”冷红明介绍,当天的旅游销售收入就达到15万元。

有了首日的火爆,上海多家旅行社直接联系江苏利珠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达成合作协议:直至9月底采摘文化节结束,每周末至少带两辆大巴的客人来村。

看着一辆辆穿梭的大巴,生祠镇副镇长刘国银给村里支招:乡村游不能是千篇一律的采摘,一定要有当地文化特色。“利珠是农业大村,又是革命烈士浦骊珠的家乡,要围绕‘绿色+红色’旅游深度融合做好乡村游文章,让市民在采摘之余真正‘游’起来。”刘国银呼吁,上级政府要加大政策补助,通过各种渠道,筹资将游客接待中心、农产品销售中心、农民健身中心、停车场、民宿、餐饮、卫生等硬件基础设施完善起来。

如今,利珠村正在建设革命精神红色传承馆,欲打造红色旅游基地和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时,该村正在跟上海一家旅游公司接洽旅游度假项目开发事宜。利珠村的乡村旅游前景喜人,未来可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41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