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起去看陇原火热的乡村

陇南市康县岸门口镇朱家沟陇南市委宣传部供图

张掖市高台县巷道镇东联村的奶牛养殖场蔺鹏摄/光明图片

武威市古浪县富民新村高标准日光温室古浪县委宣传部供图

陇南市康县岸门口镇朱家沟风景陇南市委宣传部供图

仲夏时节,陇原大地风吹麦浪,金穗飘香。在“陇东粮仓”董志塬上,风景如画的泾河旁,田野里收割机的轰鸣声和着飞舞的麦粒,奏响了一首丰收的赞歌。

这是挥手告别贫困,健步走向乡村振兴的甘肃。

年,甘肃攻克最后的贫困堡垒,75个贫困县全部摘帽退出,与全国一道赢得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伟大胜利。

脱贫了,老百姓的钱包鼓了、笑容多了、能在家门口就业了,日子越过越有奔头。今年以来,甘肃省委省政府着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积极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一幅乡村振兴的火热画卷,正在陇原大地徐徐展开。

“从发展产业上想办法、找出路”

7月的武威,骄阳似火,古浪县干城乡富民新村的山楂林绿意盎然,一颗颗饱满的山楂果迎风摇曳。山楂树下,沙质土壤中,西瓜秧奋力伸展着手脚。

“这片山楂林,是天津市蓟州区帮扶建成的村集体经济林基地。”富民新村党总支书记张延堂告诉记者。

在张延堂眼里,这片占地亩的村集体经济林,就是富民新村群众的“摇钱树”。经济林里栽植了很多果树,有山楂、李子、沙漠油桃和新疆大沙枣。山楂林下,还套种了亩西瓜。“这片林子拓宽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渠道,每年能给我们带来80多万元收入。”

富民新村是一个移民搬迁村,这里的户名群众,是从古浪县的高深山区搬迁来的。

“刚搬来的时候,村集体经济几乎一无所有。”张延堂说,起初,富民新村的村集体收入主要依靠政策扶持和扶贫项目分红。

种植业和养殖业是富民新村的传统产业。过去种植结构单一,主要作物是土豆和小麦,老百姓靠天吃饭;养殖方式很粗放,效率低下并且会破坏生态环境。

现在,村里建起了一座座日光温室大棚,安装了水肥一体化设备,发展节水农业,种植辣椒、西红柿等作物;县里请来农业专家传授科学养殖方法,粗放式放牧转变为集中式放牧,实现了户户有产业,家家有收入。

“还是要从发展产业上想办法、找出路。”张延堂深有感触地说,富民新村通过组织引领、龙头带动、入股分红、建厂办企、发展林果经济等方式,建成了包括种植区、养殖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经济林基地、纸箱厂在内的村集体经济产业园区。“每年村集体经济的收入,为来年的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实现了产业滚动发展。”张延堂说。

年,富民新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万元,较年增长3.6倍;村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由年的元增加到年的元。

村子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富民新村党总支选优配强村党总支和4个居民小区党支部班子,将带动能力强的党员配备到党支部,强化“头雁”领飞效应。

“我们按照‘降年龄、升学历’的目标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如今,在村两委班子中,有3名90后,为党组织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张延堂说。

今年6月,富民新村占地50多亩的小游园落成。园内栽植了各类花草树木,修建了凉亭,为村民休闲纳凉提供了新去处。在富民新村,环境好了,钱包鼓了,老百姓的笑声也更多了。

“把家门口的山水风光变成致富的门路”

晨光中的朱家沟,山明水秀,村口那棵有年历史的麻柳树,犹如一把撑开的巨伞,守护着古老宁静的村庄。从麻柳树沿村道缓步而上,一条从山峰峭壁间涌流而出的溪流蜿蜒而下,溪水旁的民居沧桑古朴,尽显农耕韵味。

朱家沟位于陇南市康县岸门口镇,夏日炎炎,高大的绿树阻隔了暑热侵袭,不少游客携家人来此避暑消夏、体验乡村风情。漫步朱家沟,上了年纪的老艺人弹起土琵琶、唱着毛山歌,阵阵悠扬的乐声唤起了人们记忆中的乡愁。

“曾经的朱家沟,光棍多、贫困户多、流失人口多。村口的一条燕子河,隔绝了朱家沟与外面日新月异的世界。”村党支部副书记朱彦杰拉着记者边走边看,一语道出了朱家沟曾经贫穷和落后的关键所在。

年,朱家沟被列入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朱家沟采取政府奖补、群众参与的方式,整合项目资金,改造庭院房屋,硬化道路,修建桥梁,打造叠水景观。

同时,村里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保护性地打造了朱家沟麻柳广场,改造了朱家沟城门楼,修建了室外农耕用具展示区“归朴园”和打铁体验区“练炉坊”,绘制了以传统农耕文化和红色文化为主题的宣传墙,提升了全村文化品位。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朱家沟秉持修旧如旧的原则,突出保护与修缮、挖掘与传承,年年底被收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底子打好了,接下来就是发展产业了。”朱彦杰说,朱家沟采取“党支部+旅游协会+农户”的运作模式,由党支部牵头,成立了集乡村旅游、休闲娱乐、农家客栈、餐饮服务于一体的朱家沟乡村旅游协会,带动农户增收脱贫。

“如今的朱家沟,游客多了,产业多了,外来媳妇儿多了。村民人均年收入由年的元增长到年年底的元。”朱彦杰自豪地说。

“近年来,岸门口镇将自然生态、人文服务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积极推动旅游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岸门口镇党委副书记王中才告诉记者,发展乡村旅游为原本闭塞的乡村打开了一扇窗,把村民家门口的山水风光变成了帮助他们增收致富的门路。

“村上的事就是自家的事”

“这些年,村里变化太大了,发展太快了,今天的好日子,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张掖市高台县巷道镇东联村村民贺会琴拿出自家的全家福给记者看,照片上,一家人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照片下面,印着一行小字: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家庭和睦,孝敬老人。“这是我为人处世的态度,也是我们家的家风家训。”贺会琴自豪地说。

这张全家福、这条家训,收录在东联村的村志里。

东联村是远近闻名的明星村。东联村第一书记胡宗仁介绍,早在年,东联村就在全省率先实现了“一户一块田”的土地整合工作,为发展规模化、机械化耕种创造了条件。年,全村亩土地全部交由合作社统一经营,按一亩一股折股量化,每年发放股金万元,并培育发展起以早酥梨和蔬菜为主的村级特色产业,当年入列全国“一村一品”村镇。年,东联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万元以上。

“虽然经济条件好了,但群众的思想观念并没有追上经济发展的步伐。”胡宗仁说,几年前的一件小事他至今记忆犹新。

由于村里实行土地股份制改革,老百姓变成了合作社的产业工人。正是上班时间,胡宗仁听到,一位村民对前面赶路的人说:“给村里干活,你不会走慢一点吗?”对待公共事务不上心、懒散拖拉,这是当时东联村部分村民的态度。

当时,《东联村志》的编撰正好提上日程。编写村志的目的和意义就在于“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我当时想,如何让老百姓的思想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步调统一起来,编写村志是一个突破口。”胡宗仁说。

《东联村志》历时两年编写完成,年初由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封面照片展示了东联村一望无际的良田沃野,这本60万字的村志不仅全面真实地记录了东联村的发展历史,还收录了全村户居民的全家福照片和家风家训。

“村志内容与每家每户密切相关,让村民产生了实实在在的归属感。村民在了解东联村发展史的同时,也自觉开启了家风、家训的传承。”胡宗仁说。

这本村志展现了全村居民的精神面貌,每家每户都有一本。“大家私底下都有一种攀比心理,看到别人的家风家训好,会想着自家也不能落下。印在村志上的家风家训,就是自家许下的为人处世的诺言。在日常生活中,这家风家训会时时处处提醒自己,不忘诺言。”贺会琴说。

“大家都奔着‘好’的方向走,这就是村志的引导作用。”胡宗仁说,今年年初,东联村召开《东联村志》印刷出版募资大会,10天时间,全村户捐款26万元,充分展现了东联村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如今,“村上的事就是自家的事”已成为东联村民的共识。胡宗仁回忆,去年10月,疫情防控期间,东联村的年轻党员纷纷挺身而出,主动承担志愿服务工作;远在新疆工作的朱兴海,听闻家乡疫情防控形势紧张,主动出资,让家人给村里挨家挨户送去5斤肉以改善生活;在县城开酒店的朱建磊,给全镇坚守一线的志愿者免费送餐……“当时很多爱心人士赶着给志愿者送午餐,送餐都要提前打招呼,送晚了都排不上号呢!”贺会琴说。

行走在陇原大地,处处可见富民新村、朱家沟、东联村这样火热的乡村振兴图景。

今年以来,甘肃聚焦重点群体,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一季度,脱贫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元,同比增长6.1%,高于甘肃全省农村平均水平。”甘肃省乡村振兴局有关负责同志说,“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强化精准帮扶,推动脱贫地区更多依靠发展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宋喜群王冰雅)

来源:光明日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37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