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海市科技兴农项目申报指南来了

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正规 http://m.39.net/pf/a_5053076.html
    

为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发挥农业规划引领作用,促进科技与产业有效结合,推动本市都市现代绿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及“三园”工程建设总体要求,实施年科技兴农项目。现发布申报指南如下:

一、指南内容

绿色农产品产业发展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应用

围绕绿色农产品产业发展目标,聚焦绿色田园先行片区,重点在现代农业新品种培育、产业链开发、健康养殖等方面,开展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集成应用,增加优质、安全、绿色农产品供给,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居民消费升级需求。

课题1基于都市生态型蔬菜绿色健康生产控制体系构建

研究内容:以地方特色品种为研究基础,开展蔬菜品种提纯复壮及引试筛选,提升地方品种品质,筛选优质蔬菜品种及配套高效茬口模式;开展高效水肥一体化、绿色健康栽培、蔬菜机械化等技术研究,研究确定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方案,提升土壤有机质,开展基质栽培试验示范,组配适合基质栽培的新型肥料,研制长效氮肥;在闵行区建立都市生态型蔬菜绿色健康生产示范基地,组建蔬菜产业联盟机制,示范带动周边基地生产。

考核指标:以地方特色品种为基础筛选适合周年生产的优质蔬菜品种5个,高效茬口模式2个,增产、增效20%;在闵行区建立示范基地3个,面积共亩,示范区内实现化肥农药减量30%,肥料利用率提高至45%,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5%,蔬菜生产操作机械化率达65%,产品可溶性糖、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提高10%,保鲜期延长3天,绿色认证率%;总结形成都市生态型蔬菜绿色健康生产控制技术规程1套,辐射推广高效生态技术0亩次,创建区域性优质蔬菜公共品牌1个。

实施期限:不超过2年

课题2智能化温室花卉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示范

研究内容:开展智能化温室绣球、芍药、郁金香等花卉工厂化育苗和盆花成品高效生产关键技术研发,形成智能环境调控、高效生产管理等技术规程,实现花期精准调控、环境友好型的周年生产模式,进行产业化示范,辐射带动崇明地区花卉产业提质增效。

考核指标:打造7公顷以上的智能化温室花卉生产示范基地1个,建立种苗和盆花生产线各1条;制定绣球、芍药、郁金香等花卉工厂化育苗、优质盆花生产等技术规程5项;繁育种苗0万株,生产成品盆花万盆,相关产品带动崇明地区生产面积0亩。

实施期限:不超过3年

课题3非洲猪瘟区域性防控及生猪复产关键技术集成示范

研究内容:为探索非洲猪瘟区域化防控模式,提升上海生猪养殖的整体生物安全水平,建立和应用本市非洲猪瘟整体监测解决方案;开展多病原高通量检测技术集成及应用,建立非洲猪瘟精准清除、风险评估及控制技术;集成示范应用猪群免疫抵抗力提升和精准营养调控等技术,建设非洲猪瘟无疫区及生猪复产示范场,并形成相关管理规范。

考核指标:建立适用于整个产业链的非洲猪瘟病毒检测技术方案,筛选核酸快速检测试剂盒1个,建立非洲猪瘟早期预警监测方案1套;形成非洲猪瘟无疫小区和无疫区等区域化建设、管理和考核技术规范1套,制定适用于上海规模化猪场的非洲猪瘟精准清除流程及防控建议措施,建立非洲猪瘟无疫区1个、非洲猪瘟无疫小区4个;形成集生物安全、免疫力增强、营养调控等技术的生猪复产技术方案1套,建立复产示范场1个(年出栏生猪5万头),生猪全程成活率不低于88%,呼吸道疾病发病率不高于10%;推广2种增强生猪免疫力的饲料添加剂,申报农业部新饲料添加剂证书2个。

实施期限:不超过3年

课题4鲜食玉米和黄桃采后升值技术及产品开发

研究内容:针对鲜食玉米和黄桃采后损耗大、保鲜期短、加工产品少等农产品提质增效难题,根据采后营养特性和组织结构特点,研发鲜食玉米和黄桃微冻保鲜加工技术及精深加工技术,开发系列鲜食玉米和黄桃营养健康食品,明确加工技术参数和工艺路线,研发确定产品标准。

考核指标:建立上海鲜食玉米与黄桃微冻保鲜工艺1套,黄桃与鲜食玉米保存期达40天且损耗率低于10%;形成鲜食玉米和黄桃精深加工升值工艺各2套,研发加工新产品4个并制定产品相关生产标准;建设深加工技术示范基地2个,上市加工产品2个,年产值达0万元以上。

实施期限:不超过3年

课题5水晶梨产业升级创新模式研究与示范

研究内容:围绕仓桥水晶梨产业升级,开展梨新优品种引进筛选,建立高标准良种园;更新改造梨栽培模式,建立双臂顺行式棚架栽培模式技术体系并示范应用;试验和完善梨树专用配方肥料,申报并获得肥料登记证;开发梨预冷装备及相关技术,形成操作技术规范。

考核指标:引进梨新优品种15个,建立梨树良种园5亩,筛选适宜上海地区栽培的优质品种2个;建立双臂顺行式栽培核心示范基地50亩,形成上海地区双臂顺行式棚架栽培技术规程;开发梨树专用配方肥1个,获得肥料登记证;形成水晶梨主栽品种‘翠冠’预冷技术规程,通过预冷措施,梨贮存损耗降低10%,保存期延长15天。

实施期限:不超过3年

课题6?大宗淡水鱼土腥味控制与品质提升技术研究及应用

研究内容:针对草鱼、鲫鱼等大宗淡水鱼体内普遍存在的土腥味问题,研究养殖系统中藻类结构、微生态环境、水质及其营养状况等因素,分析养殖过程中土臭素、二甲基异莰醇等土腥味物质在鱼体的富集机理和代谢变化规律;研发铜绿微囊藻、放线菌的生态控制技术;优化商品鱼上市前流水养殖或设施化暂养方式,提升水产品品质。

考核指标:形成淡水鱼养殖池塘铜绿微囊藻、放线菌微生态调控技术,总结草鱼、鲫鱼土腥味控制及品质提升技术方案各1套,确定草鱼、鲫鱼商品鱼暂养技术模式;建立示范基地1-2个,商品规格草鱼、鲫鱼体内土臭素、二甲基异莰醇等土腥味物质含量低于10ug/kg(低于人类感觉阈值),养殖经济效益提高10%;形成上海地区淡水鱼池塘养殖土腥味控制技术规范1项。

实施期限:不超过3年

专题二:种源农业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研发适合本市种养的优质抗病水稻、桃等新优品种,形成高效种源生产技术体系,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促进产业提质增效。

课题7优质广适水稻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示范

研究内容:利用定点突变及分子设计育种技术,筛选鉴定优质、高产、抗病虫的育种材料,进行抗性、产量、配合力及稻米品质协同改良;配组稻米外观品质优良、蒸煮和食味品质优的杂交组合,快速、高效选育适合上海及长三角区域种植的优质、高产、多抗水稻新品种;研究区域优质软米特性特征,提出“上海软米”地方标准;与上海本地稻米加工企业合作,开展优质稻米产业化示范。

考核指标:筛选鉴定水稻优质、高产、抗病虫育种材料份以上,培育株型、米质、稻瘟病抗性、配合力、异交习性等综合性状优良的亲本材料3个;选育适宜上海及长三角区域的优质、绿色水稻新品种(组合)3个,主要米质达国标一级,食味品质佳,抗稻瘟病(7级),产量比区试对照品种增产3%以上,其中优质粳稻新品种(组合)2个;申请上海优质软米地方标准,在上海、江苏、安徽、浙江等适宜生态区域建立生态测试点和展示点50个,优质稻米百亩示范片10个,累计示范面积3万亩;在上海建设“品种—种植—加工—销售”全流程体系,销售稻米0吨。

实施期限:不超过3年

课题8桃高效育种技术与优质特色新品种创制

研究内容:针对桃育种周期长、抗流胶病差、香味品质退化等问题,开展水蜜桃、油桃为主的桃分子育种技术研发、特色种质创新及新品种选育,研发新品种配套栽培技术;创制或筛选出一批果实品质优良、特异香型、抗流胶病的水蜜桃及低裂果率的油桃新种质和新品种,并在市郊主产区示范推广。

考核指标:筛选并构建份以上核心种质资源香气、流胶病等性状表型数据库。精确开发与桃风味品质、流胶病等重要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30个以上,并在杂交群体中加以验证;创制或筛选优质、浓香、抗流胶病等新种质20份,育成水蜜桃、油桃等新优品种3个,并申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形成新品种配套栽培技术规程,在主产区建立优新品种示范基地5个,示范面积亩以上。

实施期限:不超过4年

课题9优质特早熟节水抗旱稻新品种选育及绿色生产技术示范

研究内容:为进一步优化节水抗旱稻品种配置,开展优质特早熟节水抗旱稻新品种选育和绿色生产技术示范,创制新种质,培育特早熟优质高效节水抗旱稻新品种;研究在“直播旱管”模式下品种生理特性与栽培技术,集成农机、肥料、植保等多项技术,创建绿色、生态、高效生产技术体系;打造优质稻米品牌,开展生态与经济效益评估。

考核指标:获得同时具有早熟、优质、抗旱、抗病虫害或氮肥高效利用等绿色性状新种质15份;选育特早熟优质高效节水抗旱稻新品种3个,产量kg/亩,主要米质达国标一级,抗旱性2级;建立“直播旱管”栽培技术规程,较全市水稻生产平均水平节约灌溉用水50%、节肥50%、农药减施50%;创建基于特早熟节水抗旱稻的绿色、生态、高效生产技术体系,累计示范3万亩;创制优质稻米品牌1个,销售稻米吨。

实施期限:不超过3年

专题三:智慧农业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

研究示范农业生产智能装备与技术,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与服务中的应用,提升农业智能化生产、精准化管理水平。

课题10青菜高密度自动移栽设备研发及示范

研究内容:针对设施栽培青菜移栽需求,研发适用于青菜高密度移栽的蔬菜自动电动移栽设备,包括生产作业的执行机构和自动智能控制系统等,可完成自动取苗、投苗、植苗作业操作,实现青菜自动化、精准化移栽作业;形成以青菜高密度自动电动移栽设备为主的生产模式和作业规范。

考核指标:研制青菜高密度自动电动移栽设备2台,设备种植密度不低于80株/m2,作业幅宽不小于1.1m,移栽效率不低于株/分钟,移栽空穴率不大于5%;总结形成以青菜高密度自动电动移栽设备为主的生产模式和作业规范1套,建立示范基地亩,青菜产量不低于常规移栽水平。

实施期限:不超过3年

课题11水产养殖尾水一体化处理装置研发与示范

研究内容:针对上海池塘养殖草鱼、南美白对虾的排放特点,研发集颗粒物高效去除、溶解有机物氧化分解、富营养物生物吸收为一体的养殖尾水处理系统及设备,形成模块化装置,建立技术规程并示范。

考核指标:研发草鱼、南美白对虾池塘养殖尾水一体化处理装置2种,其中分离装置对粒径大于0.1mm悬浮颗粒物的去除率不低于80%,臭氧复合装置对cod去除率不低于30%;建立草鱼、南美白对虾池塘养殖尾水处理示范点各1个,示范区尾水处理占地面积减少50%,尾水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要求,水处理量不低于50m3/小时;制定草鱼、南美白对虾池塘养殖尾水一体化处理技术规程各1项。

实施期限:不超过3年

课题12?农业物联网的区域应用技术研究与示范

研究内容:围绕闵行区粮食、蔬菜、果树种植和水产养殖开展农业物联网区域应用研究,集成气象、土壤、光照、水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自动采集技术,研究制定示范型、标准型生产基地农业物联网建设标准并应用,提升农业生产精准、高效、生态管理水平;结合区块链技术,对物联网设备自动化采集数据、生产经营数据实时上链,提升农业数据增信价值,为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分级管理提供支撑;实现与“上海数字农业”平台数据对接。

考核指标:形成一个包含智能信息采集、标准化种植(养殖)、病虫害ai识别和区块链溯源等系统的物联网管理平台,在闵行区建设5家示范型和28家标准型农业物联网集成应用示范基地;形成蔬菜种植区块链安全溯源系统1套,实现实时环境数据监测、现场视频数据及区块链加密;形成果蔬温室种植和水稻大田种植的物联网设备建设标准1套,包括单位面积物联网设备配置和布点等标准;形成云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1套,支持4通道肥料配比,实现瞬时和累计流量统计,上传水量、用肥量,形成农事操作记录;形成鸡毛菜和西红柿的标准生产模型1套,采集每一生长阶段空气温湿度、光照和二氧化碳数据,指导农业生产;实现与“上海数字农业”平台数据对接。

实施期限:不超过2年

专题四:生态循环农业技术研究与示范

围绕深入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目标,开展绿色高效生产技术研究和集成示范,减少化肥农药使用,提升耕地质量,保障农业生态环境质量。

课题13?设施连作障碍土壤改良新型调理剂的研制与应用

研究内容:针对设施土壤的主要连作障碍因子及主要土传病害,筛选安全、高活力功能微生物菌株,优化批量繁殖发酵工艺、生产和保存储藏技术;针对不同需求,优化土壤调理剂组分配比,提升营养元素、腐殖酸、生物炭等科学配伍和工艺,研制新型土壤调理剂系列产品;研究土壤调理剂在土壤环境调节、土传病害控制、作物品质提升等方面的效能,集成新型土壤调理剂应用技术体系并示范应用。

考核指标:研发新型土壤调理剂产品2种,建立生产线1条,年产品生产能力达到吨以上,完成土壤调理剂产品登记申报;示范应用新型土壤调理剂亩次,示范区土壤微生物丰度和多样性指数提高20%,根肿病、软腐病、青枯病等土传病害发生率降低20%,土壤盐分降低20%,有机质含量提高23%。

实施期限:不超过3年

课题14植物活化水技术在设施草莓、番茄上的集成与应用

研究内容:改进及优化植物活化水制备装置,研发小型化、智能化、低功耗、成本较低的草莓和番茄专用设备;分析活化后灌溉水理化性质,明确植物活化水改善土壤微环境及提升作物品质的机理;研究植物活化水与水肥一体化耦合技术及配套绿色防控、生态灌溉技术,在设施草莓栽培全过程与番茄育苗等环节进行示范应用,减少化肥农药使用,提升作物品质。

考核指标:研发设施草莓、番茄专用活化水设备2种,进水口压力不低于0.3mpa,每小时处理量不低于20m3;灌溉水活化后ph值提高0.2,ec值提高0.02ms/cm,溶解氧do含量提高30%,水中菌落群数降低80%;总结形成以植物活化水为核心的草莓栽培和番茄育苗高效生态灌溉施肥技术规程各1套;建立示范基地3个,示范面积亩,示范区内与现有常规灌溉施肥相比,产量相当的情况下节水15%、节肥20%、减施农药10%,土壤理化指标和土壤微生物指标明显改善,草莓繁苗系数提高10%、果实硬度提高3%,番茄育苗移栽成活率提高20%。

实施期限:不超过3年

课题15设施蔬菜主要害虫天敌繁育技术体系构建及推广应用

研究内容:针对设施绿叶蔬菜和茄果瓜类蔬菜上小菜蛾、菜青虫、蚜虫、粉虱、蓟马等主要害虫,筛选和引进适合于上海地区的高效天敌品种,在此基础上开展高效天敌规模化繁育技术和田间释放技术研究,制定天敌规范化繁育和释放技术操作规程;构建天敌引种和繁育中心,并在郊区龙头企业和合作社设立天敌繁育和释放网点,建立设施菜田“天敌繁育岛”;研究示范以天敌应用为主的设施菜田害虫绿色防控技术,构建并示范推广以天敌繁育和利用为核心、其他措施为辅的绿色防控技术体系。

考核指标:引进用于防治设施蔬菜靶标害虫的主要天敌(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10种以上,筛选出适宜上海地区高效天敌品种3种以上,构建设施蔬菜害虫天敌繁育和释放技术体系,并形成技术操作规程;建立天敌引种和繁育中心1个、设施菜田“天敌繁育岛”5个,天敌年生产总量不低于万头;在市郊主要蔬菜生产企业建立以天敌释放为主的蔬菜害虫防治技术核心示范基地5个,推广面积0亩次,核心示范区内化学农药减量50%。

实施期限:不超过3年

课题16上海主要地产鲜食果蔬中多重危害因子复合污染风险评估

研究内容:梳理筛选桃、葡萄、梨、草莓、黄瓜、番茄、生菜、茼蒿等上海主要地产鲜食果蔬中存在的有害微生物、农药残留、真菌毒素、重金属和多环芳烃等多种危害因子;研究上海地产鲜食果蔬中不同危害因子的复合污染分布特征和互作规律,明确危害因子的污染来源和关键控制点;研究不同类型风险因子精准识别的高效灵敏检测技术,开展不同危害因子的联合毒性评价;对不同的危害因子进行风险分级与评估,评价多种危害因子的复合污染安全风险及风险特征,针对风险点提出有效控制措施建议,建立相关防控技术。

考核指标:确定桃、葡萄、梨、草莓、黄瓜、番茄、生菜、茼蒿等上海地产鲜食果蔬中存在的主要危害因子;建立能够同时精准识别典型农药残留和真菌毒素的高效灵敏检测技术;建立典型有害微生物、农药残留和真菌毒素等危害因子的组内联合毒性评价模型以及重要真菌毒素与农药残留的组间联合毒性评价模型;明确不同危害因子的风险指数和复合污染风险特征,形成上海地产桃、葡萄、梨、草莓、黄瓜、番茄、生菜、茼蒿中危害因子复合污染的风险评估报告各1份;建立上海主要地产鲜食果蔬危害因子预测预警相关模型1套,准确率达85%以上;形成上海地产桃、葡萄、梨、草莓、黄瓜、番茄、生菜、茼蒿中重要危害因子预防与控制技术规范各1份。

实施期限:不超过3年

专题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科技创新技术研究或示范

支持本市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自主或联合科研推广单位,开展农业绿色生产技术、产品、装备等创新研究成果的集成示范,形成相关农业绿色发展技术模式,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升创新能力和水平。优先支持市级及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该专题支持不超过25项,每项资助额度不超过50万元,实施期限不超过3年。

专题六:科技引领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创建

支持生态循环农业示范镇创建,立足优势特色产业,以规模化种养基地依托、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现代生产要素聚集为重点,充分发挥科技引领示范作用,打造产业特色鲜明、生产方式绿色、经济效益显著的生态循环农业。

该专题支持不超过4项,每项资助额度不超过万元,实施期限不超过3年。

二、申报须知

(一)

申报要求

1、主持申报单位应是本市注册登记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其他国内法人或组织可作为协作单位参与课题申报。行政单位原则上不得申报。

2、鼓励产学研联合,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支持企业、合作社与科研院所、高校、技术推广等单位联合申报。

鼓励科研院所、高校、技术推广等单位科技人员经所在单位同意后,到企业、合作社等聘用单位以非课题负责人身份参与课题申报,并提供所在单位、聘用单位相关证明材料。

3、申报单位应具有一定的研究开发能力,有较好的前期研究基础,具有与课题内容相关的专业研究团队、研究开发设备设施等基础条件。有健全的科研、财务、资产管理制度。申报单位同一个课题只能参与一次,不得多头申报。

4、课题申报经费应根据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确定,具体财政支持经费控制数请咨询申报受理部门,申报财政支持经费总额不得超过经费控制数(不含单位自筹或配套经费)。

专题一、二、三、四中课题2、3、5、6、7、11、12、13、14等9个课题须由企业或合作社牵头申报。

5、课题负责人须为主持单位正式在职人员,一般应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以企业、合作社主持申报的课题负责人条件可适当放宽,但须为该单位行政或技术负责人。

存在以下情况之一者,不得担任课题负责人:

(1)已主持2项在研科技兴农项目;

(2)科技兴农项目逾期未验收或3年内有科技兴农项目验收未通过;

(3)距离退休月数少于课题实施月数;

(4)受聘到企业、合作社参与项目申报的科研院所、高校、技术推广等单位科技人员;

(5)被列为阶段性或永久取消科技兴农项目申报资格的项目承担者。

6、主持申报企业、合作社须注册成立一年以上,并提供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出具的企业信用报告原件一份(具体申领方式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41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