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检查需要做什么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348545.html
为加快随州市随县尚市镇农村经济发展,激发农村经济活力,按照随县委、县政府关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工作要求,尚市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周密部署、全员上阵,不断创新思路、实干笃行,完成了全镇20个村(居)委会清产权资、产权界定、资产评估、成员确认等工作,通过产权制度改革解症结,产业扶贫激发农村经济活力。
强化责任担当,决胜脱贫攻坚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全面推进,有利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有利于加快随县尚市镇乡村振兴建设,有利于提升该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随县尚市镇各村通过召开党员、村民大会,利用村村响、广播车等形式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思想、精力统一到产权制度改革这件大事上来,进一步压实责任、树牢“改革”理念,督促村两委干部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鼓励群众以主人翁精神最大限度参与到这一项得民心、顺民意、惠民生的民生工程中来。
为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随县尚市镇结合实际,按照“政府主导、部门齐抓、村组负责”的原则,制定了《尚市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成立了以镇长陈梅同志为组长,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副书记吴治勇为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专班,对改革初期宣传发动、清产核资等一系列工作进行逐项督查,确保规定动作落到实处、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
紧盯任务目标,厘清产权关系
按照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目标要求,随县尚市镇对村集体所有资金、资产、资源进行了清理,锁定了村级债权债务,摸清了家底,规范“三资”管理,夯实各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基础。共核减债权57.78万,核减债务.93万元;新增集体固定资产1.49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65万元、非经营性资产1.38亿元;清理未承包到户耕地.10亩,园地.4亩,林地.73亩,养殖水面.41亩,其它农用地.79亩;清人分类总户数户、人数人。
通过清理,逐步形成了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的集体经济产权制度。集体资产资源实行了卡片登记,台账管理,明晰了集体产权关系,为后期资产的处置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确保清产核资的每一步都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基本杜绝了群众因改革发生上访、闹事等事件。
盘活资产资源,壮大集体经济
资源在手,后路不愁。为此,对全镇各村集体资产资源租赁发包合同进行了清理规范,打牢改革基础,依法取缔有失公允、标实不符、违约失约、违背政策的无效合同。在试点村群岳村补签规范合同32份,新签合同4份,修订完善合同合约,原合同的承包期超过法定年限的,超期部分无效,山场“天保林”补贴资金到期后全部收归村集体。
目前,群岳村共发包山场亩,耕地亩,水面亩,新增资源发包收入97.59万元,打破了过去村委会“端着金饭碗要饭的现象”。净明铺村收回过期承包堰塘7口,并通过公开竞标,最终签订承包合同价49.万元。通过试点探索,有效盘活了村集体资产,增强了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彻底改变了过去集体资源承包管理粗放、效益低下、资源流失的现象,逐步使村集体资源承包步入规范化管理的轨道,为下一步在全镇如何盘活资源资产、壮大集体经济提供了鲜活的范例和生动的教材。
助力乡村振兴,凸显改革成果
近两年来,随县尚市镇在抓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同时抓好乡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做到了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在镇、村两级资金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我们因地制宜,依托改革取得的经济成果,缓解村级资金短缺的压力,有力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家底厚了、底气足了,村里很多事办起来就容易多了,年我镇20个村就有13个村获得“湖北省卫生村”称号。村庄绿了,环境变美了,全域旅游和农业采摘发展迅速,达到了强村富民的效果,做到了把产权制度改革与发展壮大经济与当下的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有机结合。通过这次卓有成效的改革,村里人心齐、干劲大、活力增,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
下一步,将以此次会议精神为指导,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为中心,以改革为契机助力精准扶贫、乡村振兴,进一步加大力度规范集体资产、资源承包合同,妥善处理好历史遗留问题,做到应清尽清、应收尽收。盘活村集体资产,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全力推进农村集体经济改革,探索集体耕地和“四荒”地承包出租制度改革,盘活村级资产存量等多条发展集体经济路径,确保集体资产资源保值。同时完成集体经济成员确认、完善好股权设置、颁发股权证、成立健全相关集体经济组织,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农村集体经济新体制,最大限度的实现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村民当股民,实现人人受益,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为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阳光洒在葱绿的山岗,油桃散发醉人的清香,步入随县尚市镇,但见桃树满山、桃子满园,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尚市镇地处丘陵黄土岗,素有十年九旱之称。近年来,该镇坚持“突出特色抓调整,发展水果富农民”的农业产业化扶贫之路,大力发展油桃产业。尚市镇财政所利用产权制度改革对全镇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进行全面清理,全镇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清理共增加了2万余亩,该镇共发展油桃、黄桃、葡萄5万多亩,年产值突破2亿元,果树树变成了“摇钱树”。
36岁的李三七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也是群金村新型农民代表。前些年,在武汉打零工的李三七回乡接手父母的油桃田。经过品种试种和更新,他的种植面积从10亩扩大到45亩,品种从单一的油桃改为上海“四锦”黄桃、蟠桃系列20多个新品种,亩均收入近1万多元。年,李三七家顺利脱贫,今年预计种桃收入20万元以上。
每到油桃上市,太山村老党员申江山就忙开了,他是当地出了名的水果经销商。
申江山做水果已有23年了,先是自己种,接着做销售,把本地桃子卖给全国各地的收购商,仅去年支付果农货款就有多万元。
今年4月,“尚市油桃”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5月,一场盛大的品牌发布会在尚市镇举行,同时举办随县油桃“网销节”活动。网销节首日,通过直播等方式已线上预售鲜桃过千万斤。
赏桃花、卖鲜桃、采桃胶,尚市“桃子经济”风生水起。
桃胶是助力农民增收致富的又一渠道。据《本草纲目》记载:“桃树茂盛时,以刀割树皮,久则有胶溢出,采收,以桑灰汤浸泡过,晒干备用”。桃胶具有活血、通淋、止痢之功效。
之前,尚市桃农对桃胶的认识一直停留在病害的角度,为治桃树的流胶病,费了不少心思。
转变出现在年。当年,时任群金村党支部书记的袁再贵结识了浙江一位金姓油桃商人,聊天时得知,桃胶在南方被誉为“平民燕窝”。当年,袁再贵组织村民收了8万斤桃胶,平均每斤价格10多元。年,群金村卖出桃胶20万斤,均价上涨到20元以上。
尝到甜头的果农纷纷涌入到桃胶产购销中。据统计,年,仅桃胶一项,全镇产值达到万元。目前,尚市镇共有大小桃胶收购点80余个,从事桃胶产购销的农户余户、近3万人,每人每天摘桃胶可增收-元,人均年可增收元,尚市镇通过产业扶贫拔掉了穷根。(王爱国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