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里雨曦实习生刘杨楠
赶在今年6月份结束之前,山西运城果农李义军终于将去年积压的苹果全部卖掉了,虽然今年没赚到钱,但至少清了库存,亏损没继续扩大。
李义军的情况不是个例。综合媒体报道及本刊走访来看,今年以来,山西、山东、陕西几大主产区苹果出现滞销,不少果农像李义军一样降价甚至赔本销售,部分产区在库苹果出现腐烂,还有果农开始倒果、砍树,以减少损失。
有意思的是,上游滞销,下游消费端,我们却听到一些消费者吐槽,苹果越来越贵,而且一些贵的苹果不甜不脆,性价比有点低。
苹果产销脱节的现象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近期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调研,从各方反馈情况来看,苹果滞销背后,是我国农产品多年来的供需矛盾体现,突出反映的是果蔬农作物信息化和产业化程度有待提升等问题。
▲今年的苹果已经套袋完成。图/果农提供
事实上不只是苹果,近年来,大蒜、大葱等果蔬农作物均陷入类似的市场供需和价格周期波动。不同于大米小麦等主粮,这些非战略保障物资的经济作物,受市场供需影响明显,如何发挥好市场配置的效能,用好政府调控的手,推动经济作物的高质量发展,是整个农业经济链条都必须直面的问题。
苹果滞销,库存高于往年
李义军所在的山西运城万荣县薛店村,苹果是主要经济作物,年产量在万斤以上,而今年以来,薛店村的苹果售卖普遍出现滞销。
“我们家算好的,我一个亲戚家去年种苹果赔了7万多。”李义军告诉本刊记者,年11月,苹果下树时80#通货苹果收购价格在2.5元/斤左右,而今年开始,行情一路下跌。
看到行情不佳,李义军在1.5元/斤收购价格时就开始放货,减少了部分损失,但即便这样,按照平均1.3元/斤的种植成本,李义军今年10万斤的苹果,平均出货价格在1元钱左右,总共算下来,赔了2万多元。
李义军告诉记者,截止到5月份,村里还有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苹果库存滞销,还有果农怕卖得多赔得多,干脆不卖了,直接将苹果倒掉,或者砍树不再种。
万荣县果业发展中心主任闫文玉告诉本刊记者,这一季的苹果销售价格确实低于往年,通过全县数据监测,80#通货苹果年下树时的收购价格是2元多,到今年清明节前,收购价格最低达到七、八毛钱。
按照苹果的经营周期看,每年10月后,新一季的苹果进入收获期,经历库存和物流期,在第二年的一、二季度大面积上市,4月份通常是每年苹果的重要出货期,然而由于收购价格的原因,今年的苹果库存出现滞销。
山东烟台的一位果蔬运营商告诉记者,截至目前,他所在的苹果产区滞销苹果依旧高达原始库存的50%-70%,而按照往年的进度,库存苹果在7月份就应该清空。此外,目前的出库价格仅在1.5元/斤左右,价格很不理想,很多客商也因此遭受损失。
记者将今年和去年8月苹果的收购价进行了对比,能看到明显的价格差异。以烟台栖霞苹果为例,年8月12日,栖霞大柳家市场库存纸袋富士80#以上,价格为1.30-1.60元/斤(果农一二级),而去年同期纸袋富士80#以上,价格为1.50-1.80元/斤(果农一二级)。
与此同时,今年各主产区苹果的库存水平也显著高于往年。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7月22日当周全国苹果库存量.29万吨,高于年同期.91万吨,其中陕西当周库存量为27.65万吨,山东当周库存量为.11万吨。当前剩余库存以山东居多,且交易不快。
针对相关情况,地方也在积极引导果农清空苹果库存。据了解,年3月,万荣县果业中心对接美特好、鲜天下、京东、家家利、橙心优选等采购方,并分别在上海、太原等省会城市设立“运城苹果”直销窗口,帮助果农进行苹果销售对接。
万荣县相关人士告诉记者,截至6月份,当地的苹果库存已经基本清空,只是后期的销售价格不甚理想。
供大于求,苹果也不再是水果主角
从记者多方了解的情况来看,苹果滞销的问题,本质还是市场供需失衡造成产销矛盾,鲜明反映了目前我国水果总体供大于求的状况。
苹果是我国产量最高、市场占比最大的水果作物,在各地方的大力支持下,苹果种植热情和产量逐年增加。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年中国苹果产量为.6万吨,同比增长3.9%,占总水果产量的15.4%。年我国的苹果产量为.4万吨,6年间,产量增加了近20%。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高芸认为,苹果产地滞销与水果逐年增产、我国水果总产量逐年增加以及水果消费地域特征减弱等多方面因素有直接关系。
高芸告诉记者,我国水果产量在年就达到2亿吨,“十二五”期间增速达到5.09%,“十三五”增速有所放缓,为1.15%,年,中国水果产量达到万吨,同比增长4.7%。
与此同时,高芸介绍,苹果、柑橘、梨、葡萄四个大宗水果作物产量快速增长,苹果、柑橘和梨年至今产量增加总和约为.9万吨,同期出口量则基本保持不变。芒果、樱桃、蓝莓、枇杷、油桃、甜瓜等小品种水果也都呈现快速上涨趋势。加之外国进口榴莲、香蕉等水果的进口量逐渐增加,我国水果市场总体已经呈现供大于求的状态。
除了供大于求这一根本原因,近几年物流、仓储行业不断发展,苹果作为保障性水果的身份,也逐渐被取代。
按照多年前的经验,在一、二季度出货期,库存苹果可以大量上市,获得较高收益,同时保障消费需求,但是随着其他水果品类产量不断增加,以及物流、保鲜技术的不断提高,水果的地域性差别越来越小。
“海南水果在二季度大量上市,国外进口的香蕉、榴莲、车厘子等也集中在二季度进入国内,这就影响了苹果这样的储藏类水果的出清。”高芸坦言,消费者的选择越来越多,冷库苹果已经不再是二季度单独承担国内水果供给不足时的主角,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苹果的销售。
从消费角度看,艾格农业资深分析师马文峰告诉记者,年我国居民消费中食物的支出占比17%,年提升到20.9%,食物消费的增加往往体现的是居民消费能力有所减弱。与此同时,适龄就业人口减少、经济结构调整转换、消费意愿下降等经济社会因素,也进一步影响了供求矛盾。
苹果也有“果周期”
记者在调研中发现,苹果等农产品的周期性价格波动问题普遍存在。
生鲜供应链从业人士林夕瑜对记者表示,受需求变化、产量因素、国家政策等影响,苹果的价格呈现周期性波动情况。价格高时果农和客商都有利可图,但是价格一旦走低,果农与客商也都将面临损失。
年以来,我国苹果价格总体上经历了4轮周期性波动,这其中,年-年波动巨大,年苹果市价提升20%-30%,达到年来苹果价格最高水平。
而到了年,受年以来价格持续上涨刺激,果农普遍有看涨心理,导致年度苹果大幅增产,产量增加,再加上大量库存,出现供给过剩,价格大幅下跌。
综合过往多年的情况看,每一年度内,我国苹果的价格变化也存在显著的市场供需规律性。与大宗农产品相似,每年10-11月苹果丰收期供给量大大增加,此时苹果价格出现低点,春节前后出现小幅度回升,次年3月有小幅度震荡,4月份后随供应量减少价格逐渐提升,6-7月达到季节性波动的最高点。
这一周期性特征虽然伴随正常季节性波动,但受供需量变化及市场预期变化,乃至异常天气等突发因素的影响,苹果价格波动的幅度和周期波动的长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反映到供需两端,苹果的价格波动也直接导致了种植端的信息错位。
河北新发地集团总裁魏树俭告诉记者,受疫情影响,苹果出现了局部的价格提升,这就导致了年果农与客商对苹果价格看好,上游出现了囤积居奇、惜售等现象。价格突降,果农惜售,又会处于旁观状态,导致滞销。
高芸说,现在进入8、9月份,新一年的早熟苹果又将上市,这就会造成新鲜苹果和库存苹果共同争夺市场的情况,也因此,高芸并不看好年苹果的市场走势。
李义军告诉记者,新一年的苹果都已经挂袋完毕,即使年入不敷出,他也要在年再坚持一把,但对于来年的苹果行情,李义军有些信心不足。
钱被中间商赚走了?
在记者的调研中,很多消费者都反馈了一个相似的感受:现在苹果越来越贵了。
“很奇怪,我基本上每天吃苹果,现在一斤单价7块多,一边吃不起,一边滞销,这是为什么?”
“女儿想吃苹果了,一个水果摊上买了5个,24.5元,苹果一个5元钱,还不怎么好吃。这中间到底哪个环节出问题了?”
▲图/新华社发
苹果真的这么贵?好的苹果去哪了?中间商赚了多少差价?
林夕瑜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
一斤苹果从采摘到送到消费者手中,要经历多轮的流通。首先,在产地,地方中介负责最初的挑选、分级,加上期间的人工成本,折损等,苹果从产地运出就要增加1.5-1.8元/斤左右的价格。而后,物流作为整个流通环节极少的成本占比,增加0.3-0.5/斤的物流成本。整个流通环节中,渠道商的利润占苹果售价的20%-50%,这其中主要是仓储和终端房租等费用。
也就是说,如果按照正常年80#通货苹果2.5元/斤的收购价算,苹果到达消费者手中,最后的售价将超过6元/斤。
与此同时,在苹果的销售中,客商囤货的情况长期存在,一些消费者认为,果农贱卖,消费者高价买,肯定跟中间商囤货有直接关系。
供应链条上一些受访人士介绍,实际上,客商在农产品收获期间囤积农产品,错峰出货,赚取反季节差价的情况,在我国农产品流通环节中长期存在。
调查显示,往年由于苹果市场的价格上涨,致使大量的资金涌入苹果市场,苹果期货价格进一步走高。其中客商横跨两界,一方面在形势走好的期货上挣钱,另一方面大量囤货,致使苹果市场价格进一步涨高,从两方面得利。
不过一些行业人士认为,作为一种市场经济的操作模式,客商囤货并非全是负面影响。
从供需实际来说,苹果在收获期大量上市,会造成市场拥挤,客商利用库存适度囤货,客观上也的确能缓解供求矛盾,拉长苹果售卖周期,平抑了农产品大量上市对市场的大冲击,在特定时间内保障了供给。与此同时,客商打通了果农与消费者的产销对接,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上游产能过剩。
此外,客商囤货的情况不断增加,也与我国不断加强的冷库建设有直接关系。
魏树俭告诉记者,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都不断要求加强冷链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农业产地,地方冷库的建设大大增强,冷库数目和存储量加大,苹果等农作物的冷库库存也不断攀升,销售期也被拉长。
他说,客商和渠道囤积苹果,其实也是为了在错季卖一个好价钱,有一定的“赌博”性质。但是实际上,这两年渠道对苹果的热情并不是很高,渠道的效益并不是很好。
“这两年来收购苹果的客商越来越少,我们果农也没有渠道直接对接终端,多数还是要依靠客商带动销售,但是据我了解,这几年很多客商也都在赔钱。”李义军说,苹果的市场吸引力越来越小,越来越无利可图,很多客商都转移到南方甚至直接转行,缺少了客商的对接,他的苹果销售也变得更难。
“农产品销售分大小年,客商囤货要承担非常大的风险,好的时候可以赚得盆满钵满,差的时候负债跳楼都有可能。”林夕瑜也有和李义军类似的感受,这几年苹果需求量逐渐减少,有些客商甚至难以支付冷库费用,苹果只能烂在库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1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