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风物夏季民俗知多少一

山川风物,四时美食,

走进金坛茅山,记录人间烟火。

本期为大家带来茅山夏季民俗文化。

立夏·五香蚕豆

春夏交替,天气日渐炎热。尽管距离气象学意义上的夏天还有一段时日,但茅山人习惯将“立夏”作为夏日来临的标志。

春生夏长,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茅山山林褪去了春日的青嫩之色,逐渐浓绿一色,茅山春茶采摘季基本结束。农家的冬植蔬菜已经全面成熟,春播瓜果蔬菜已经逐渐茂盛,特别是攀藤的黄瓜、豇豆等已经搭好了整齐的爬架。

立夏菜园·倪巷村汀湘湖丨王群摄

立夏尝鲜,是从前此日的重要风俗之一。尝鲜蔬菜有蚕豆、蒜苗、豌豆、苋菜、小山笋等;水果有樱桃、桑葚、梅子、野草莓等。茅山人也将他们搭配成不同的“三鲜”组合,但无论如何都少不了蚕豆。

茅山樱桃·神亭村良心农夫基地丨周丹摄

前一年秋末,茅山人会在田间地头点一些蚕豆,经过一冬的积蓄、一春的成长,黑眼睛蝴蝶状的花开脱落后,蚕豆结荚成熟。

蚕豆、蒜苗,还可以放些莴苣同烧煮,以及蚕豆咸菜,苋菜蚕豆豆瓣汤等是此时茅山人餐桌上的寻常又有季节特色的菜肴。

剥蚕豆、剥蚕豆豆瓣丨周丹摄

茅山人家还会煮一些五香蚕豆,既可以做菜,也可以做小食。五香蚕豆做法简单,但区别于卤菜店的五香蚕豆,并不是选用贮存的老蚕豆,而是挑新熟的嫩蚕豆,用剪刀剪一小口,没水后放八角、生姜、葱段、盐等旺火烧煮。做成之后呈灰绿鲜嫩状,是可以连皮一同食用的。更有用白棉线将将嫩蚕豆串成串,煮熟给孩童吃玩,孩童带在脖子上,像一串罗汉佛珠,也是茅山人家的乡野小趣。

蚕豆·西旸油榨头村丨王群摄

“立夏看夏”,此时小麦丰穗,菜籽鼓荚,夏收作物年成基本定型。立夏后,农事纷繁,茅山人即将开始夏耕夏种夏管——“三夏”大忙。

四月初八吃黑饭

农历四月初八,茅山人家要吃黑饭。黑饭,也称乌饭、乌米饭。是采集茅山上的乌饭草茎叶,舂捣后浸泡糯米,再晒干蒸煮而成。煮成的黑饭,乌黑发亮,清香扑鼻,更可拌糖或蜂蜜而食。

黑饭丨王群摄

康熙《金坛县志·风俗卷》记载“四月八日浴佛,蒸青精饭相饷”。农历四月初八传为释迦牟尼诞辰,即“佛诞日”,佛寺常于此日诵经,以各香浸水灌洗佛像,称为浴佛节。

图丨康熙《金坛县志》·金坛古籍印刷厂藏书

而“青精饭”源于道家,认为服之延年。唐诗人杜甫有诗云“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宋诗人陆游有诗云“道士青精饭,先生乌角巾”等。

那么到底是仙家服食之法,还是释家供佛之物呢?《本草纲目》中记载,“此饭乃仙家服食之法,而今之释家多于四月八日造之,以供佛耳。”

乌饭南瓜盅丨王群摄

金坛茅山民间,至今在四月初八仍保持吃黑饭之俗,早已不带宗教民俗意味。但有关吃黑饭的传说,流传着如“目连救母”“孝子救母”“狱卒救孙膑”等多个版本的传说,均有孝亲或敬忠的教化之意。

打好的乌饭草丨王群摄

茅山人称采集乌饭草茎叶为“打乌饭草”,打回的乌饭草一般需用石臼舂烂取汁。

随着冰箱的普及,原先浸泡后晒干蒸煮饭的方式渐渐演变为,乌饭草捣烂取汁过滤后装瓶冷冻,待食化冻即煮。因此如今的黑饭在一年四季均可以品尝到,它已成为茅山的一种特色小吃,更衍生了黑(乌)饭团、黑(乌)饭粽子等极具茅山风味的食物。

黑饭团丨周丹制

小满·咸蛋黄红苋菜汤

“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此时的茅山,大麦、油菜已经成熟,小麦已黄。茅山地区一直有种大麦的传统,收割后的大麦碾成粉,称作大麦粯,擂成大麦粥是炎炎夏日茅山人家的必备消暑食物。常常清晨就擂一大锅,静置至凉,食用三顿。有俗谚:早饭大麦粥,中饭麦粥,夜饭还是它。因为大麦粥是流食不耐饥,茅山人家常制作米粯团子、面疙瘩等一同烧煮,此外还有凉大麦粥浇热饭等特别吃法。

收割的大麦丨王雁摄

油菜是茅山地区重要的油料作物,油菜收割后,在谷场或地里暴晒几日,铺油毡布揉出菜籽,送至油坊榨油,称为菜油,菜油有一种独特的“青气味”。菜油存放不当或存放时间过长会因氧化变质产生油耗味,因此一般油坊可以存油,待家中食用完毕可根据存量支取新鲜菜油。

塔山油坊丨王群摄

茅山地区有多个名为“油榨头”“油坊”之类的村庄或地名,传说因油坊榨油而得名。茅山东北部现为西旸村委会的油榨头自然村,因康有为晚年在此开办“述农公司”而著名。

西旸油榨头村丨王群摄

茅山人家庭院喜植石榴、枇杷树,此时,石榴红花妖艳,枇杷已黄可以食用。茅山东南部上阮、山蓬一带,因山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水果品质较好,是重要的水果种植基地,水果渐次成熟,以枇杷打头逐步进入夏日采摘季,枇杷又以青龙洞为主要产区。

茅山上阮青龙洞枇杷园采摘拍摄丨王群摄

立夏尝鲜,到了小满,夏季蔬菜长势喜人,尤其以苋菜为代表。茅山人家多种植红苋菜,烧煮后汤汁呈红色。它最大的特点是钙、铁的含量居鲜蔬菜之冠。

菜园里的苋菜(仙姑村)丨王群摄

因小满临近端午,端午当食用咸鸭蛋,而咸鸭蛋的腌制至少要二十日,茅山人家会早早就挖茅山黄泥腌制咸鸭蛋。黄泥法腌制的咸鸭蛋出油率高,是茅山人家的传统食物制作技艺。

黄泥法腌制的咸鸭蛋丨王群摄

咸鸭蛋腌制成后,取咸鸭蛋黄、蒜瓣炒红苋菜,是一道色香味俱佳的独特茅山味道。此外苋菜豆瓣(蚕豆瓣)汤,还有近来传入的上汤苋菜等都是茅山地区的应季菜肴。

红苋菜汤丨王群摄

五月五是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是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又称“重五”“端阳”“天中节”“地腊节”等。茅山地区的端午节俗历来颇为兴盛。

由于此时天气湿热,虫虐恣肆,古人在这样的条件下感受到生存的困难,五月被视为恶月。端午的许多节俗是围绕禁忌、保健和驱邪避疫而形成。

茅山人家至今还有门前挂艾和菖蒲的风俗。艾草、菖蒲本就有药用,艾叶形似虎爪,表老虎守门;菖蒲形似长剑,传说是钟馗(一说张天师)的宝剑。因历史上不同地区移民风俗的融合,有少数人家还在其间加上独头蒜等。过去房屋多为三开间,中间称为堂前,堂前悬挂中堂并陈设香几,香几上也会竖立两把艾草菖蒲束。

新式端午门挂丨邓珊制作

孩童穿“五毒”衣或兜肚(即肚兜),即绣(现多为印)有蛇、蝎子、蜈蚣、壁虎、蟾蜍“五毒”图案的衣服或兜肚。五毒衣多为明黄色,五毒兜肚多为大红色,寓意辟邪去秽,让孩子平安健康长大。

长辈还要给小孩颈项、手腕、脚腕系上五色丝线,称之为“辟邪绳”。一般要佩戴至农历六月初六日,剪断扔至屋顶。

此外,过去因居住条件较差,还向屋内边角撒石灰或雄黄,以“驱毒气,杀诸虫”。还有制挂香包,不盖屋子、不修屋顶等风俗或禁忌。

新女婿或准女婿一般于端午前至岳父母或准岳父母家送礼,称之“张节”,过去一定要备活鹅、鱼、肉等节礼。岳父母须回送新衣(早先多为衣料)。

打粽叶丨王群摄

粽子是端午节特定节物,并作为时令性美味食品很受茅山人的喜爱。茅山地区裹粽子所用粽叶为芦苇叶,茅山河塘沟渠多有芦苇生长。过了小满后,就有人开始打粽叶。粽叶采回洗净后,放入锅内烧煮,捞出沥干,剪去叶梗叠齐备用。本地糯米浸泡一夜后沥干待用。粽子一般在端午节前一两日裹好,节日当天与咸鸭蛋、鸡蛋一同煮食。

茅山人家裹制煮熟后的粽子,用麻裹扎丨王群摄

粽子分为白粽子和包心(馅)粽子,包心粽子又分为素包心和荤包心两种。素包心粽子多是花生、赤豆粽子,荤包心粽子则多为咸肉粽子。白粽子和素包心粽子多蘸绵白糖食用。

茅山地区的粽子多呈直角梯形状,似一“足”。裹之初用粽叶弯一只斗成尖角,棕身可通过添加粽叶使之加长,更称之为“高棕”。此外还会裹一种横纵四角棕,多特意煮熟给孩童。裹扎粽子过去多用植物纤维麻,现多用粗棉线。

新式蛋兜丨汤晓梅供图

与粽子同煮的咸鸭蛋、鸡蛋蛋壳因粽叶着色,呈黄褐色,伴有粽叶清香。过去茅山人还用丝线编织蛋兜,挂蛋于孩童胸前,孩童之间会斗蛋游戏。

此外,茅山地区端午还多食用麻油绿豆糕,有清热解毒,祛暑明目等功效。

芒种·鲜炒金针菜

芒种,以农事命名,“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芒种前后这一时间段,茅山地区正处于“三夏”大忙季。

麦收丨王群摄

所谓“三夏”,即“夏收”“夏种”“夏管”。“夏收”主要指越冬作物小麦、油菜的收割;“夏种”主要指秋收作物水稻的种植;“夏管”主要指玉米、黄豆等春播作物的管理。此时,茅山农谚有“芒种芒种,样样好种”“芒种不种,再种无用”“春争日,夏争时”“芒种一到,不分老少”等。因此,芒种也被称为“忙种”。

犁秧田丨王群摄

芒种时节,地处江南的茅山地区也即将进入一段闷热难耐的连续阴雨期,此时正值梅子发黄成熟,被称为“梅雨”,茅山人更称之为“黄梅天”。梅雨季节,空气湿度大,衣物等容易发霉,因此也被叫做“霉雨”。茅山地区一般6月上旬到中旬入梅,7月上旬到中旬出梅,出梅后便“入伏”。不过茅山地区有俗谚“黄梅天,十八变”,即表示黄梅天会出现“早黄梅”(芒种前开始),“迟黄梅”(6月下旬入梅),“短黄梅”(雨季只有十几天),“空黄梅”(天晴无雨),“倒黄梅”(出梅后重新出现闷热潮湿雷雨天气)等。不过,适中的梅雨对水稻种植十分有利且必要。

我国梅雨主要影响区域丨中国天气图

芒种时节,深受茅山人喜欢的栀子花迎来花期。从前,茅山女子不论青年老少,都喜欢簪栀子花。茅山地区种植的栀子花主要是两种,一种被称为家栀子花,即大叶栀子,也是被佩戴的栀子花;一种被称为野栀子花,即山栀子,花为单瓣,结黄色果实可入药。

栀子花开西旸街丨王群摄

此时,茅山地区,尤其南部上阮村、山蓬村一带的杨梅、蓝莓、油桃、早黄桃等陆续成熟,迎来采摘季。

早黄桃丨佘记农庄供图

芒种前后,有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有食“五红”“五黄”旧俗。但“五红”“五黄”并不固定,且有交叉,是这一时间段能品尝的应季食物的集中展现。“五红”可以是蒸咸肉、苋菜汤、咸鸭蛋、清水籽虾、红烧黄鳝等中的五种;“五黄”可以是黄鳝、黄瓜、金针菜、咸鸭蛋、封缸酒、香干、黄豆芽等中的五种。

金针菜油榨头村丨王群摄

此时,最具有茅山特色的是金针菜,鲜炒金针菜就是茅山仲夏别具风味的鲜味。金针菜即黄花菜,金针菜和供观赏的萱草花不同,金针菜为黄花萱草,经过处理可食用,具有很高营养价值;供观赏的萱草花是大花萱草。金针菜花朵比较瘦长,花瓣较窄,花色嫩黄;观赏用萱草的花则接近一些漏斗状百合,花色丰富,以橘黄色为多。金针菜一般为野生,或在菜地种植,需在花未开的时候采摘。

金针菜植株含有秋水仙碱成分,炒制前要先处理,否则食用后会使人中毒。需把花蕊摘掉,再把去掉花蕊的金针菜焯水或放在淡盐水中浸泡半个小时。

芒种,忙种,此时一年即将过半,人生中,我们要不负每一次耕耘,方能拥抱每一份收获。

鲜炒金针菜丨网络图

撰稿:王群

责任编辑:徐敏华

统筹审发:周晔

声明:本文由原创或编辑整理。相关转载内容只为公益分享传播之用,非商业用途。文章或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如遇到: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43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