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的东港区南湖镇西沈马庄村村民王玉玲,前几年因自家大棚荒了而紧锁起的眉头,如今舒展开了,整天笑哈哈。 “我找着自己喜欢干的活儿了!大棚里有菜,饭桌上有肉,口袋里有钱,可不值得高兴吗?”王玉玲羞涩地回应。 那到底是什么活儿,让她天天欢喜得合不拢嘴?怀着好奇,记者跟着王玉玲来到了她工作的“地盘”———西沈马庄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大棚。 穿过一个硕大的停车场进入大棚,一排排茁壮成长的西红柿映入眼帘,拨开繁多、硕大的绿叶,是一个个新鲜饱满、翠绿光亮的小青柿子,粗粗扫上几眼,数量就十分可观。
蹲下身子用手一拨,王玉玲脸上笑开了花。“咱这西红柿真争气!”今天,王玉玲和三个同样在这里打工的姐妹的任务是,将这个棚里的西红柿藤打叉。 “打上叉之后,结出来的果子更大,更好吃。马上要采摘了,到时候咱的柿子可不能丢脸!”说话的是西沈马庄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赵龙新,天天跟着村民泡在大棚里,如今,他俨然已成为大棚管理“专家”。 欢笑声从大棚中传了出来,添了几分秋日里的喜气。 “村里有技术,咱们有钱赚,地里长东西,多好啊!”眼前的大棚带给了王玉玲十足的快乐和希望。其实,早在二十年前,王玉玲曾经有过一段这样快乐的种菜日子。 西沈马庄村是一个传统蔬菜种植村,三十多年前,村里就已有近座蔬菜大棚,祖祖辈辈挎着的,是整个日照的“菜篮子”。近年来,村里一直在思考,如何进一步发展探索,让蔬菜产业发展出高质量的“第二春”。 年3月,经过多次考察、多番商量、多重思考,西沈马庄村“探”出了改革发展的第一步:成立全镇第一家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用27亩地建设新式冬暖式大棚8座,种植圣女果、蘑菇、油桃等作物,最大限度增加经济效益。 “成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并不是想吃大锅饭,而是为了带着群众干、帮着群众赚。”赵龙新及村委的愿望简单、朴素,但却很坚定。 于是,一场“建新”与“用旧”的结合轰轰烈烈地开始了———以原有大棚为基础,结合周边两村共亩土地,连片流转,高标准开工建设3个“菜篮子”现代化基地,面向其他村集体和农户出租、出售,推动闲置资源整合利用。 地还是同样的地,但大棚改造升级了,管理技术也飞跃上了新台阶,收入今非昔比。棚里的菜一茬接一茬,村民们忙在棚里,喜在心上。 “现在,我自己家的大棚光收租金不费力呢。”得益于村里的帮助,王玉玲家原本照顾起来很费力的大棚得以顺利改造升级,并出租给邻村用来种羊肚菌,实现了从“荒”到“宝”的转变。
以“红色党建”促进土地增收,西沈马庄村党支部不仅将增收致富的“种子”种下,更像呵护种苗一样,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让种苗生根发芽、结致富果:到寿光、五莲等地考察学习,定期邀请专家,在品种引进、大棚管理等方面提供指导服务,创造出更多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 “我们村按照‘支部领办、农民入股’的方式,深入推进‘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蔬菜种植模式和‘采摘+批发’的销售模式,不断在促进产业升级方面发力,让群众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得到实惠。”赵龙新说。 班子强有力、支部有作为、党建领方向,西沈马庄村的大棚蔬菜产业链迅速发力、延长,从原先单一的种菜、卖菜,迅速提档升级、做大做强。 “看见这个停车场没?采摘、旅游旺季,这里人挤人,车都停不下。”王玉玲指着外面的停车场,骄傲地告诉记者。 走规模化、集中化发展之路,让西沈马庄村迅速尝到了甜头儿。数据显示,年,西沈马庄村仅合作社这一项收入,就达到了25万元,集体收入已超百万元。目前,西沈马庄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规模达到17座大棚,多个蔬菜经营户加入了合作社。去年,有26个蔬菜大棚户调整了蔬菜种植品种,引进的特种大辣椒、番茄、黄瓜等远销北京、上海、广州,每亩大棚预计比往年增收上万元。 “有了大棚才有了我的好日子!”王玉玲干劲十足,“我现在像城里人一样,一天上班8小时,中午还能骑电动车回家睡个觉,一个月轻轻松松两千块钱就到手了,比在城里打工挣钱还多呢。” 西沈马庄的合作社用实际行动和看得见的收益,“种”出了甜甜的果子,“种”出了甜蜜的日子,“种”出了致富的“邀请函”。如今,在西沈马庄村,村民们正沐浴在大棚的温暖之中,感受着新“菜篮子”带来的希望。 “抬头是绿树蓝天,身边是文化墙和绿化景观,脚下是通村通户的道路,回家是温馨干净的小院,健身公园里全是跑着笑着的小孩,以后听说还要发展冷藏加工业,这钱就越赚越多啦!”细数村里这几年的变化,王玉玲感慨不已。 离开大棚时,王玉玲热情地往记者手里塞了一把刚摘的小柿子:“尝尝,甜着呢!”说毕,又笑了起来。 看着王玉玲的笑脸,记者一时分不清,不知道她说的,是眼前的小柿子,还是她们村的“甜”日子。短评“党建红”引领“产业红”张莹 将抓好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作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和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一招”,西沈马庄村以红色党建为引领,以特色产业为发展新动力,在实干中又闯出了一条产业崛起的新路子,让群众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越走越稳健。(日照报业统筹/策划刘新英采写全媒体记者张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