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萌了城保于德,景奇于河黄河在这里比了

白癜风复发扩散 http://m.39.net/disease/a_6198020.html

黄河在保德比了个剪刀手。

长达63公里的大河,

如果从空中往下看,

在钓鱼台处一折,

一个大大的V字映在了大地上。

04:04

黄河保德段简介

黄河由河曲县流来,从天桥村入保德县境内,南至冯家川出境,流向兴县。

保德境内黄河段全长63公里,为“V”形河谷。据县志记载,该县河段不全封冻,封冻和解冻前15天左右,不宜行船。

在马家滩村,年修建了黄河大桥,沟通了晋陕两省,全称保德府谷黄河大桥,全长米,分为主桥、引桥两部分,主桥米,有单跨径60米的桥拱5孔,引桥8孔,长米。

境内沟壑纵横,河流众多,10公里以上的河沟有14条,其中较大的河有朱家川,从花园村入河;石塘河,从韩家川入黄河;小河沟河,从神山村入黄河;腰庄河,从郭家滩入黄河。

保德县委书记温建军的邀请函

保德,地处晋西北黄土高原,位于晋陕蒙三省交界地带,东与岢岚县为邻,南与兴县毗连,西隔黄河与陕西省府谷县相望,北与河曲县接壤。全县辖4镇9乡个行政村,总面积.5平方公里,总人口16.52万,其中农业人口13.62万,属于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也是山西省首批扩权强县试点县之一。

这里全境依山傍水,区位得天独厚。保德属于忻州“五区一线”旅游格局中“黄河文化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境内黄河流经6个乡镇63公里,沿线黄河风情、高原地貌、历史人文等景点众多,文旅资源非常丰富,明清时曾货盈市隆,享有“水旱码头”的美誉。如今神朔、神保、沿黄干线、忻保高速穿境而过,已成为联系晋陕蒙的重要交通枢纽和区域节点。

这里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源远流长。保德古称林涛、定羌,《左传》“民保于城,城保于德”为其注解,建置已有年历史,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处,是华夏文明的发轫福地,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西口传奇的商旅故地,革命老区的播种基地,更是资源富集、蓄势勃发、极具潜力的希望之地。保德也是民歌之乡、红枣之乡、神秘的三趾马化石之乡,保德钓鱼台被誉为“黄河第一钓鱼台”,保德出土的铜贝更是人类金属货币之祖,开中华五千年钱币文化之先河。黄天厚土铸就了保德人勤劳善良、忠贞诚信、坚忍不拔、敢于担当的优秀品格,孕育了陈奇瑜、马玉涛、张侯拉、杨氏三兄妹等杰出人物,铭记着许光达、彭绍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峥嵘岁月。

近年来,保德县积极响应全省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战略部署,按照依托黄河、南融北合、东出西联、打造峡谷风情游和乡村特色游的思路定位和高标引领,全力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努力擦亮“黄河明珠·保德”这张亮丽璀璨的名片。昔日之保德是一座记载着“民保于城,城保于德”的不朽之城;今日之保德,更是一座风光无限、生机盎然的希望之城。热忱欢迎四海宾朋来这里参观旅游,洽谈合作,共享保德盛景,共谋保德发展,共铸保德辉煌!

天桥峡上四桥飞渡见证保德变迁

钓鱼台前红漆大字讲述总督传奇

请按住↓↓往上滑动观看更多内容

01

10月16日9时

义门镇天桥村天桥峡奇观

四桥高下相叠架于沟涧之上

“上有天桥子,下有碛流子”“天下黄河三把锁,天桥壶口胳膊窝”,这里说的天桥就是指黄河从河曲县石梯子村到保德水寨岛一段峡谷,名为天桥峡。此名源于此处河谷狭窄,冬季结冰时可将两岸相连,远望恰如天桥,故岸边小村也以天桥命名。

10月16日一早,山西晚报“千里走黄河”采访团便直奔第三站义门镇天桥村,探访这段黄河上曾经雄奇险峻的大峡谷的模样。车停在一座水泥桥上,桥西是滔滔黄河水,桥东有三座桥高下相叠,与采访团脚下的这座水泥桥构成了四桥架于同一条黄河东侧的沟涧之上的奇观。

最下面是一座单孔石拱桥,横架于一处沟堑之上。石拱桥上有一块突出的石头,残留着斑驳的黄色油漆,被雕刻成龙头状,龙头两侧有石刻“天桥”二字。如今这座石拱桥与省道的垂直距离在两百米左右,石拱桥需要低头才能看到。但是以前乘船过天桥峡时,河面距离这座石拱桥的垂直距离也有将近两百米,人们需要仰视才能看到。石拱桥架于绝壁间,仿佛一道天桥。可知当年位置之险要,采访团所带航拍机为拍到这座石拱桥真容,刚刚下飞到深涧中,就失去了GPS信号,山谷中的气流将航拍机拍到深涧的岩石上。

史料中对这座桥的建设有准确记载,它始建于金代贞元三年(年),是一位名叫法利的僧人募钱修建的。不过天桥村人说,相传这座桥是鲁班赶了羊群来到此处,化羊为石,一夜之间建起来的。

年之后,沿黄河新建保德到河曲的公路,原来的天桥不能满足车辆通行要求,于是就在原桥位置上新建了一座更大的石拱桥,形成了桥上桥。十多年前,公路改造,第二座桥也不再符合运输需要,又在上面叠加了第三座桥。前两年,公路再度拓宽改造,第三座桥上又架起了第四座桥。现在,四座不同样式不同年龄的桥叠套在一起,形成了四桥飞渡的独特景观。

来天桥峡之前,曾听说此地异常险峻,有一景,名为“雾迷浪”。但是,眼前的黄河虽滔滔而去,却绝谈不上有多险峻。曾多次走黄河的高定存说,保德天桥峡的雾迷浪早已成为历史。早先这段峡谷有碛,河床形成了断层,犹如三级十多米高的台阶。黄河本就在狭窄的峡谷中奔腾,到了此处,突然从断崖上跌落,咆哮成为怒吼,水流飞溅,形成水雾,看上去黄龙翻滚,迷雾蒸腾,万分险要,这才得名“雾迷浪”。年,历时八年多、晋陕两省万余民工参与建设的天桥水电站建成,黄河湍流于是化作了柔波。不过,修建水电站也让保德八景之一的“水心砥柱”沉入黄河的淤泥中,成为水电站的坝基,真正成了为民谋利的“中流砥柱”。

02

10月16日11时30分

东关镇陈家梁村陈家大院保德商人民国时期把生意做到俄罗斯

陈家大院的主人是一位名为陈徐保的民国保德县商人,是当地最早与俄罗斯进行对外贸易的商人。

陈徐保当年在包头从事中药材生意,靠甘草发家后,给家乡修了一条通往黄河边的路,一来便利了乡民的出行,二来也有益于自家的生意,毕竟那时主要是靠黄河来搞运输的。

除了修路,他还花了12年时间在村里盖起了一座宅院。山西晚报“千里走黄河”采访团探访的便是这座老院子,主院前的照壁砖雕上雕刻精美,寓意深远。最值得玩味的是大门门楣上有砖刻“瑾花朝露”四字,譬喻人生苦短,要珍惜时间。

主院为一进式传统四合院,院内正房已不存,两厢偏房也已经残破。院西侧另有一院,为当年的家眷院,院子落锁,已无人居住,门前的照壁雕花显示着主人家曾经的经济实力。陈家虽为商人,但是根据其院落留存的对联,如“廉士家风为齐巨擘,名臣世泽留汉遗风”,可见当年主人家对文化、对人生的思考,并无“财源似水流”这样的追求。陈家大院现存相对完整的是曾经的农具院,以石头为房基,为上下两层砖券式窑洞,门楣上镌刻“务本”二字,从这儿也能知道,晋商虽然经商,但根还扎在农村。

与晋中一带的晋商大院相比,陈家的院落自然是规模小一些,不过却是保德县晋商历史的一处记忆。

03

10月16日14时20分

钓鱼台人工开凿

明末五省总督陈奇瑜隐居之处

从保德县城出发往南5公里,紧邻沿黄公路东面石崖上“钓鱼台”三个字刻在突出于崖壁的一块巨大石头上,三个大字用红油漆醒目地描出来,落款“玉铉”。

玉铉是明末五省总督陈奇瑜的字,钓鱼台是他在招抚李自成起义军失败后,被贬回家乡保德后,花巨资命人在崖壁上凿出的石室并隐居于此的处所。所谓“钓鱼”云云,自然是古代士人不得志时遁世的一种说辞,姜太公如此,严子陵如此,陈奇瑜也是如此。《明史》中说,明亡后,陈奇瑜本想再图光复,还被征召为唐王政权的大学士,但终因路途太远,没收到命令就病死于家中了。但其后人与当地专家都认为,这是清政府伪饰之词,真实的情况是因为陈奇瑜着明服,不剃发,最终被押往太原处死。

钓鱼台是保德县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景点,但是如今只能远观,无法登临一览其详。保德县历史文化研究会的张广明先生介绍,钓鱼台山门上镌刻有“天险雄辟”四字。石壁上有一串人工开凿的石屋,一共十几间,大小不一,高低错落,相互间或以石洞贯通,或用栈道相连。石屋有书房、卧室、仆人居住处,会客厅、储藏室,甚至还有一处吕洞仙祠,最下方的石阶上还凿了一眼水井。倘若二三十人居住,即使与外界隔绝,三两月可保无恙。

当年钓鱼台下就是滔滔黄河水,不可能搭建脚手架来凿石壁,只能是从山顶悬索而下,先凿石窝,安木楔、架栈道,然后再逐步展开。此处砂岩石质坚硬,只能靠一锤一錾敲打。据说当时工匠用凿下的碎石渣计算工钱,一升石渣换一升米,工程艰巨,可见一斑。目前所看到的石屋已经不完整,因为在开辟沿黄公路时,有几个石屋被炸入了黄河。后来,围河造地,钓鱼台下成了大片良田,可以攀着石壁进入这些石屋。不过如今,田地变成了公路,在公路和石壁的钓鱼台之间有水塘相隔,无法接近。

地方文化学者高定存先生介绍,陈奇瑜是在年夏天时购买了钓鱼台一带的山头,然后开始在绝壁上开凿石屋,当时清军已入关,明朝已亡。陈奇瑜的孙子陈大德后来在《钓鱼台记》中说,他的祖父开凿钓鱼台,为的便是隐居避乱。陈奇瑜偶然会到石屋居住几日,凭窗远眺,也不知道那时候他心中会想些什么。

年正月,陈奇瑜离世,被葬在离钓鱼台大约十来里的一座山梁上。钓鱼台在黄河水由西向南的拐点上,黄河自此一路南去。陈奇瑜对这景象自然很熟悉,不过他是否知道,他自己也就站在了历史长河的拐点上。

民歌之王唱尽圪梁梁上沧桑与美丽

故城古村透着忠义之乡古老与新生

请按住↓↓往上滑动观看更多内容

01

10月16日16时30分

冯家川村西口古渡杨仲清一首《圪梁梁》一唱四十年

在保德的冯家川村,同样也有一个西口古渡,也是旧时黄河岸边颇负盛名的水路码头,保德人同样是从这里离乡走西口。昔日,他们肩负着养家糊口的使命,背着闯荡的家伙什,背井离乡,口中唱响的则是凄婉动人的家乡民歌。

“对坝坝的那个圪梁梁上,那是一个谁……”因为电视剧《血色浪漫》,很多人知道了山西民歌《圪梁梁》(又叫《那是个谁》),不过相信很多人并不知道,这首歌的改编者杨仲清老师,就是保德人。

想当初龚琳娜在演唱这首歌曲时,还专程来了保德两次,跟杨仲清老师取经。

此番采访过程中,山西晚报千里走黄河记者在西口古渡旁见到了杨仲清老师。被誉为“保德民歌活化石”的他,虽然已经77岁高龄了,但唱起民歌来依然声音高亢,激情昂扬。“这首民歌最早改编于年,当时我们唱着这首歌参加了一个全国性的歌曲比赛,让保德民歌一炮而红。年,我们还唱着这首歌走出国门,到日本展演。”

杨仲清和山西民歌的缘分和故事,从他父亲一辈就开始了,他父亲就痴爱民歌,从演奏到演唱样样拿手。他就是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成长起来的。杨仲清的弟弟、妹妹也先后走上了音乐道路,一个是戏曲梅花奖的获得者,一个是著名歌唱家、老乡马玉涛的学生,在各自的领域上,杨家的儿女们,都接过了父亲手中的接力棒,在艺术道路上努力前行。

从年开始,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仲清老师在县文化部门的支持下,办起了民歌培训班,只要大家想学他都免费教,前前后后已经教出多名学员。从歌曲唱腔到韵律,再到一句句富有保德味道的唱词,杨仲清亲力亲为,“以前没什么娱乐项目,大家都喜欢逗趣唱唱民歌,可现在会唱的人越来越少了,既然大家想学,我就有责任教。”除了每周为学员辅导4次外,杨仲清还专门创排了一出关于民歌的情景剧,名叫《西口情》,里面汇聚了保德的12首代表性民歌。他希望自己的徒弟和学员们能够独当一面,也希望这场关于民歌的晚会,能为保德人,甚至更多外地人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其实,最让人感动的是杨仲清对保德民歌的热爱,因为他在闲暇之余还整理了很多保德民歌的唱段和唱词,有些散落在田间地头的唱段,他也专门进行了录音整理。

这是一项非常庞大的工程,但热爱民歌的杨仲清却乐此不疲。“我父亲临去世前还给我们唱民歌,音乐陪伴了他的一生,而音乐也早已成为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在黄河边观景,视野开阔,最炫美的一幕,就是太阳下山之时,阳光染向四面八方的色彩。站在西口古渡边,跟杨仲清一起畅聊,远不如听他唱一首保德民歌来劲,而杨仲清也似乎来了兴致,和女儿小雁一起唱起了《欢迎你到保德来》,“欢迎你到保德来,保德变化实在快。咱保德实在是个好地方,山山水水景致好……”

02

10月17日9时

故城古村落历史文化名村有老故事更有新气息

故城,是保德的历史文化名村。保德在古时被称为“林涛”,因春秋时期设林涛寨而得名。林涛寨故址就在故城村,所以这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古村,但是当你走进这里时,却发现这个古村有着“新气息”,笔挺的马路,整齐划一的砖瓦窑洞,再加上周遭林立的挂着颗颗红枣的枣树,你会觉得这是一个能让你迅速爱上它的村子。

作为保德县重点打造的农村特色风貌整治示范村,如今的故城成为十里八乡,甚至陕西府谷、内蒙古等相邻县市的休闲度假村,每逢周末游客不断,旅游产业的飞速发展,让故城村村民倍感幸福。

在故城,远非寻常休闲度假村这样简单,因为村内还有很多文化古迹和历史人文景观。徜徉其中,你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以及朴实的保德人民对于忠义二字的传承和解读。在村中央,有一座修建于清乾隆时期的关帝庙,不仅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还颇有故事可讲。

故城村党委书记刘培军告诉山西晚报“千里走黄河”采访团记者,汉文帝刘恒的母亲薄太后早年在娘娘滩避难,后来刘恒登基,接其回京的地方就在故城附近,人们叫那个地方叫“皇家滩”,刘恒走过的地方就被取名为“御道焉”,当年照顾薄太后的人被赐姓刘,并留在了故城定居。为了纪念那段历史,教育后人要懂得忠义,故城的人就建起了一座关帝庙——毕竟,关二爷也是扶保刘家后裔、匡扶汉室的嘛。

关帝庙中,还有一些像连环画一样的壁画,反映的内容都是三国时期关公征战沙场的场景,内容较为完整。

在关帝庙两侧,还分别有娘娘庙和观音庙,这是清代故城村走西口的晋商代表刘会捐资兴建的,比关帝庙晚一年左右。“刘会当年是走西口到的包头,做生意很成功,通常就会把各地的物资运到村里的宅院里当货物集散基地,等到包头后,又把银子运回来存入院子里的地下银库。”如今,在故城村内修缮一新的明清院落就是刘会的居所,虽说盛景不再,但却依然能让游客感受到昔日晋商的富足和勤奋。

作为农村特色风貌整治的示范村,故城村旧貌换新颜,不仅激发了村内百姓的幸福感和奋斗力,也吸引了很多打工的人重回本村,参与农村建设。刘培军说:“以前人们都出门打工,听说县里要开发黄河沿线的旅游热点,很多人都回到村里,出谋划策,寻找商机。”

在村内西北处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魁星楼前,要修建一个文化广场,工人们正在如火如荼地抓紧干活,赶着一周内收尾,施工方负责人李春生已经在这里连续工作了一年,这也是他们接手的首个大规模的农村特色风貌整治工程,且非常具有难度。“我们此次对故城村进行特色风貌整治,可以说涉及了所有的建筑工程类别,比如市政、管网、土建、仿古、装饰装修、道路等,掺杂了各种各样的综合类的技术活儿,修缮一个农村,比盖万平方米的小区都费心,因为要因地制宜地去制订方案,还要不停地探索其可能性。”李春生告诉山西晚报千里走黄河采访团记者,对故城村的改造,他们动用了20余位各种专业的技术人员,而平时盖商品楼仅需要三四位技术人员足矣。“不过看着‘崭新’的故城村,我们也打心眼里高兴,也希望所有的农村都有这样一番新模样。”

修缮一新后的故城村名气很大,也因为它紧邻“钓鱼台”景区,所以在保德文旅产业接下来的重点工作中,还会将二者有效对接,串接起黄河沿线的旅游景点,为更多的游客提供便利。

03

10月17日10时

保德县东关镇繁庄塔高新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深秋时节晋北高原长出南方水果

推开东关镇繁庄塔高新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铝合金门,瞬间就让人发出惊叹。迎面看到绿油油的枝叶间挂着鸡蛋般大小的果实,火红而娇嫩,让人垂涎。细看居然是莲雾,这是一种原产于马来西亚,在广东、台湾等地生长的水果,显然它更喜欢炎热的热带,突然出现在晋北高原,又是深秋时节,怎能不让人惊讶。

这个季节正是莲雾的结果期,一树树红彤彤的煞是好看。再细看大棚里,好一派亚热带风情,竹亭小桥,流水嬉鱼,种植的植物都是稀罕品种。园区工作人员陈媛媛一脸喜洋洋,带着采访团参观起来,给大家进行讲解。

繁庄塔高新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总体规划占地面积为亩,年建设,年5月建成投入使用,目前已经建设使用的面积为多亩,主要为四个连栋温室大棚,通过无土栽培技术、品种展示、观光休闲农业项目等建设,展示现代农业的高科技、高效益以及技术创新、模式创新。

让采访团大为惊讶的就是“南果北种”的温室大棚,是园区观光休闲的主要区域,面积大约0平方米,里面种植了20多个品种,除了我们看到的莲雾,还有福建一带的黄皮、越南的红心火龙果、芒果、杨桃、柚子、枇杷、香蕉、柠檬等南方果树和一些热带树种,园区可观赏可采摘,主要还是重在观赏,可供采摘的数量实在太少。陈媛媛说,“南果北种”这个温室大棚对游客的吸引力最大,特别是一些教育机构,常常带着学生们来参观或者写生,就是一些成年人也喜欢来这里看看稀罕,拍拍照,就连黄河对岸陕西府谷的人也有来园区参观的,游客基本上在这个大棚里逗留的时间都超过了一个小时。

繁庄塔高新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还有现代育苗区、高效果蔬种植馆、还有花卉区,另外园区还有很多可供采摘的大棚。一般春天的时候,来园区的游客最多。一是参观南果北种的奇观,二是来采摘一些无公害的蔬果。黄瓜、西红柿基本上是一年四季都可以采摘,草莓、葡萄、小西瓜、油桃、草莓、香瓜等品种则需要应季才能采摘。园区技术负责人介绍,目前每年园区的维护费用将近万元,园区收入主要靠观光、采摘、育苗,也是这一两年才堪堪能够持平。这样规模和特色的高科技农业园区在晋北地区还是仅此一处,因此来参观的人也是越来越多。

一村一园“无中生有”

保德惊现“柳暗花明”

请按住↓↓往上滑动观看更多内容

夕阳西下彩霞飞

转眼遇见世外桃源

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的走口外,女的挖苦菜。

这首民谣在晋西北一带广为人知,保德也由此成为我省最著名的穷苦之地之一。即使是最近几年,社会经济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说起农业,和晋南那些粮棉大县还是没法比;说起工业,一煤独大的经济结构导致转型也比较困难。现在,省委省政府决定,要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战略性支柱产业,锻造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尤其是刚刚结束的全省旅游发展大会上,又提出构建全省旅游发展“”新格局。保德如何乘着这个机会完成蜕变,并在全省的旅游大格局中明确自己的位置呢?

山西晚报千里走黄河记者在保德三天,发现困难多多,但也亮点频现。

01

旅游业后发是劣势但也是优势

保德也是黄河沿河县,黄河在境内63公里,其中自有大河奔涌景象,天桥水电站也常见巨浪翻腾,但黄河美景为多县共有,并不是保德专美,而且夹在上游的河曲娘娘滩和下游的临县碛口之间,存在感被削弱了许多。人文景观虽然有许多,但一是分散,星罗棋布境内,却没有什么成型的景区,二是名声不响,等级不高。全县连一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没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也仅有两处。县里面历史上最出名的人算是明末的五省总督陈奇瑜了,也留下了钓鱼台这样遗迹可供追念,且被称为全国十个以“钓鱼台”命名的名胜,但那个钓鱼台,规模较小,临河靠岸,登临困难,过往的人都是停车,拍照,然后绝尘而去,对于当地旅游的意义基本可以忽略。

保德想打四张文化名片,“民歌之乡、红枣之乡、铜贝之乡、三趾马化石之乡”,可作为局外人来看,民歌是河曲有名还是保德有名?铜贝、三趾马是什么又有什么意义,解释起来不知道游客有没有耐心去听,而红枣,晋西北各县哪个县的不甜?

对于这种现状,保德比我们更清楚,也从不讳言。保德县旅游发展中心主任高保旺说:“相比忻州各县,目前保德县的旅游资源在数量和规模上均无明显优势,黄河文化旅游景观弱于偏关、河曲,‘三山(飞龙山、象鼻山、神山)’生态旅游资源无法与芦芽山抗衡,红色文化和史前文明缺乏实体资源支撑。景点景区存在文化资源挖掘不够、景点打造简单重复、空间布局缺乏规划、配套设施不够完善等问题。”

高保旺谦虚地说,保德县的旅游业刚刚起步。

我相信,这是保德旅游业发展落后的一种委婉说法。

但是,落后意味着有后发优势,而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

02

故城村和农业园带来的惊喜

10月16日,山西晚报千里走黄河采访团一行在保德采访,走黄河过天桥,行色匆匆,夕阳西下的时候,到了故城村。一日奔波下来采访团已经有些疲惫。不成想,车环山而上,爬几个坡,转几道弯,等车停下,却恍然已身处世外桃源之中。这儿屋宇栉比,枣树成荫,可远眺黄河,也可游赏园林,显见是费了一番心思规划。

保德县今年确定了61个美丽乡村和7个特色风貌村发展乡村旅游,故城村是其中着力要打造的一个,去年动工,今年9月基本结束。高保旺说,县里投资几千万元,整理出了院落三十余处,修缮了古迹十余处,又修建了戏台、广场等基础服务设施,农家风味的饭店和民宿也会相继开业,接待能力估计能有上千人,这能让一个古老的村庄焕发出新的光彩,并为保德整个县的旅游发展夯实了基础。

采访团很是惊喜,因天色已晚,无法拍摄,当即决定第二天一早再来探访。

谁想,还有更惊喜的所在,便是繁庄塔高新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了。

这是一个集科研培育、展示展销、休闲游览各种功能于一身的植物园。来自遥远热带的水果,在北方开花结果;各色花卉,在深秋季节争奇斗艳;新育的蔬菜作物,又尽力地展示着丰硕。每进入一个大棚,都让人恍惚,这还是那个素称“苦寒”的保德吗?而更让人惊讶的是,这个农业园区,已经兴建了五年之久,也让采访团记者惭愧,这么好的新闻素材,却从未听说,遑论报道。

03

发展旅游重要创新更重要

难掩兴奋之色,采访团记者之间,互相交流着自己的新发现,高保旺却还是很平静,说辞和原先一样,“刚起步”。

故城村刚刚完工,农业园区开放时间也并不长,两个地方都有附近县市的游客慕名而来,但主要还是保德县城市民的休闲之处,如何吸引更多的外地游客前来保德,更详细的规划还在制定中,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没有完全落实。

但我们能够确定的是,远景一定是非常美好的。

一地旅游事业的发展,当然要看它旅游资源是否丰厚,但更重要的是思路是否创新,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也很有必要,但跟在后面亦步亦趋往往却事倍功半。别的县市一个景区成功了,你照搬过去,只会是门前冷落车马稀。以游客的心理推测,差异化和新奇感才是吸引力所在。

以保德而论,如何能在周边县市中脱颖而出,无非要做到“人无我有”,最起码也得是“人有我优”,故城村和农业园则完全是“无中生有”的杰作,并靠着这“一村一园”,保德和偏关、河曲等周边县市区别开来,有了显著的标识,有了鲜明的形象。

当然,我们可以说保德的旅游发展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且有了好的开始,但说成功还有些早。高保旺也说,发展文旅产业不是一日之功,要坚定不移久久为功,也会创新发展思维,围绕“精、专、特、优”抓文旅产业。

山西晚报千里走黄河采访团依依不舍离开保德,离开枣树掩映的故城村,离开花果飘香的繁庄塔,我们都说,明年还要来,要见证一个文旅资源不算丰厚的县,如何做出一番文旅大事业。

航拍机跌入深涧

记者上演野外生存大冒险

作为奔波在采访一线的记者,得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和突发状况。这不,在保德段四桥飞渡景点中,因穿越桥洞,受气流影响GPRS失去信号,山西晚报记者王晋飞操作的航拍机不幸跌入深涧。采访现场立刻上演了一幕“救飞机”大战,深深考验了采访团男记者们的野外生存能力。早上8时30分,采访团成员就站在了四桥飞渡的大桥上。因为这四座桥都是依崖而建,再加上年代久远,最底下的一座桥距离我们站的位置有百米之深,从现场看非常壮观,为了向读者呈现这一独特的景观,王晋飞使用了航拍机进行入涧拍摄。可是当天保德的气温很低,冷风嗖嗖地迎面吹来,航拍机下沉到百米的深涧穿越桥洞时,遇到横风,瞬间就失去了控制,挣扎了几下一头跌进了谷底。

沿黄河一路行进,航拍机必不可少,王晋飞和采访团队的男同志们迅速想办法,记者李遇二话不说就到悬崖底下寻找,顺着早已斑驳和废弃的小路行进,有时候没了路,李遇就扒在岩石边一步步挪着走,他每走一步,大家的心就揪一下。在找了20分钟后,终于发现航拍机跌入了山谷最底下的溪流里,不过幸亏机翼挂在了岸边的石头缝里,才没被水冲跑,但谷底离能立足的崖边石头还有三米来高,无论如何都够不着。

摄影记者马立明有着丰富的野外行走经验,他和司机王晋元、李高峰开始制作打捞工具,随即展开第二步“救援”……

采访团成员们的心都在揪着,因为高达百米的悬崖下,我们的伙伴们正在进行紧张的救援,他们本身所处的位置就很危险,再加上打捞航拍机的难度又是如此之大,所以大家都在默默祈祷着。一遍不行两遍,两遍不行三遍,马立明不厌其烦地一次次尝试着,最后,聪明的他想了一个办法,用绳子绑了石头,勉强探着航拍机机翼,努力转了一圈挂住机翼,靠着石头的重力,才将航拍机小心翼翼拽上来。只可惜机身受到严重的碰撞,损毁严重。

捧着心爱的、破损严重的航拍机,王晋飞说的第一句话说,“谢天谢地,里面拍的东西千万别受损……”

保德石花鲤鱼是康熙钦点的贡品

糖醋鲤鱼是山西的一道名菜,其中这鲤鱼便是黄河鲤鱼。不过黄河几千里长,捞上来的鱼都应该算是黄河鲤鱼吧,然而保德的黄河鲤鱼比起别的地方的,还是有区别的,至少在名头上先有不同,保德最为有名的黄河鲤鱼叫“石花鲤鱼”,产于天桥峡河段,是黄河鲤鱼中的极品,曾是清代贡品。

传说保德的石花鲤鱼成为贡品,跟年二月康熙亲征葛尔丹有关。当年康熙曾在保德住过一天,地方官吏唐文德特意献上了石花鲤鱼。康熙吃过之后,大为赞叹,给太监写信道:“二十八日,到保德州,黄河边上,朕乘小船打鱼,河内全是石花鱼,其味鲜美,书不能尽。”

从此,保德石花鲤鱼就成了皇家贡品。天桥峡内常年有十二条官船来往,都是为皇帝捕鱼的,渔民都是天桥村人,毕竟天桥峡的险要不是一般船工能扳得了的。天桥村人也以鱼为税,名曰“渔税”。春夏秋三季捕到的石花鲤鱼全部养起来,到冬天,把鱼吊起来,一层一层淋上水,冻成大冰坨子,然后启程上贡。按例,进贡皇上的鱼为尾,但各级官员层层加码,到头来天桥村每年要上贡四千尾。直到年辛亥革命时,天桥村上贡鱼的农户到了京城才得知大清完蛋了,皇帝被赶出了紫禁城,才不再上贡。

石花鲤鱼跟其它鲤鱼有何不同?有说,天桥峡谷中,生长着一种草叫石花草,石花鲤鱼因吃此草而肥美,也因吃此草而得名。还有说石花鲤鱼赤眼金鳞,生长着十片大甲。石花鲤鱼肉质异常鲜美,还有说与这段峡谷的特殊地形有关,说天桥村一带的碛石下形成了一处相对稳定的水流,又有东岸深涧中的泉水汇入,让此处的黄河鲤鱼与别的地方有不一样的生活环境,正是因此而让其风味独特。

石花鲤鱼到底是什么样,味道如何,已经再也难以得知了。今日的天桥峡已经不再是激流险滩,碛下也无泉水汇入,说不定连曾经的碛也早已被黄河淤泥埋入河床中。不过,黄河岸边的养鱼人家依然在用黄河水养鱼。天桥峡谷东岸的刘家畔村紧挨黄河边,这里有十多个鱼塘,塘中的水从黄河抽来。村民刘俊清说,塘里有黄河鲤鱼,还有黄河鲶鱼。历史上这一带的黄河鲤鱼是奢侈品,而今只是普通商品,但石花鲤鱼只能是传说中、史料里的美味了。

黄河在这里比了个剪刀手

请按住↓↓往上滑动观看更多内容

黄河在这里比了个剪刀手。长达63公里的大河,如果从空中往下看,在钓鱼台处一折,一个大大的V字映在了大地上。

不论历经多少磨折,总会乐观地向命运比出胜利的手势,这正是保德人的性格。最典型的代表就是陈奇瑜,这位明末的五省总督,坚信怀柔政策可以收服李自成起义军,结果败了。被贬回乡的陈奇瑜干了一件谁也没想到的事情——悬索而下筐背斧凿,在黄河边绝壁上,硬是凿出了一串园林式的石窑群,甚至还挖了一口水井。这被列入中国十大钓鱼台的黄河奇观,至今仍在悬崖峭壁上睥睨着过往的人车。

保德,以前设定羌军,北宋与辽议和之后,在大批更改县名的背景下,定羌改为保德。晋西北的人都爱说,“保德人呀,是羌族人,行事总是和汉人不一样”。但保德人,却更倾向于县名来源于《左传》里的一句话“民保于城,城保于德。”百姓由城邑来保护,城邑由德行来保护。

第三站的走访,给山西晚报“千里走黄河”采访团留下深刻印象的,并不是大河上下的雄奇壮美,也不是千年古城的深厚文脉,而是一个个性格鲜明的保德人,尤其是那些在外读书后回到家乡的年轻人。比如一路在朋友圈直播山西晚报记者采访的“行走达人”王海荣,比如“请你们来看看我养的多肉”的林校毕业生周磊,比如学了医却干起市场销售的陈媛媛,他们热情真诚的笑脸打动人心。

和父辈们不同,他们更乐意向世界推介展示家乡,恨不得把自己了解的保德全部讲给山西晚报记者听。

青春的气息,勃勃的活力,对这块土地的爱入骨髓。不禁让人感叹,大河何以万年奔流,永不停歇?

为有源头活水来!

在保德同舟广场,孩子们比着剪刀手掩饰不住内心的快乐。

繁庄塔高新农业科技示范园里种了很多南方水果,是保德城里的时尚去处。

看到山西晚报记者捡拾地上的枣,故城村里的大爷上了树说,“给你们打些新鲜的”。

陈家梁村村民收土豆。老两口说,每年收完土豆,他们都会把个头大的拣出来拿去卖,小的留着做粉面。

钓鱼台,九曲黄河第一台,也是黄河上唯一以台命名的地方。

沿河而建的保德县城看起来就是狭长一条,城东的文笔塔是全县的制高点。(建议您反转照片查看清晰大图)

黄河从天桥水电站流入保德。水电站兴建于年,大坝上有毛泽东的题词“把黄河的事情办好”。

天桥峡谷东岸的刘家畔村紧挨黄河边,有十多个鱼塘,塘中的水从黄河抽来,有黄河鲤鱼,还有黄河鲶鱼。

采写: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

谢燕李雅丽孙轶琼

拍摄: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

马立明王晋飞赵亮

制作: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李永江

编辑:山西晚报全媒体编辑董晓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44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