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城乡村振兴画卷扑面来

乡村振兴,国之大计、民之大计。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吉林,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争当现代农业建设排头兵。省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落实省委“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长春市委、市政府加快推进“六城联动”,建设现代农业城,推进乡村振兴是重要一环,举足轻重,意义重大。

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的重要节点,9月20日,长春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现场推进会议召开。会议以“现场考察+集中开会”的形式开展,当天与会人员实地参观了榆树市、德惠市部分乡村振兴典型。

与会人员深深感受到,长春市上下正站在“两个大局”“国之大者”的高度,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全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现场推进会部署,以建设现代农业城为抓手,统筹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奋力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力度大,办法新,举措实,效果好。

长春大地,气象万千。

双阳区国信现代农业项目积极探索集约、高效、安全、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新技术新场景广泛应用

农业生产更加高质高效

“4号棚温度不够,开启草帘,多进些阳光!”9月14日中午,九台区卡伦镇乡情采摘园负责人周萍通过手机查看园区实时农情信息,及时做好调整,园区工作人员仅按了一个按钮,大棚上的草帘就齐刷刷地打开,灿烂的阳光顿时洒满整个大棚。“这个棚里种植的是油桃,对温度要求比较苛刻,多亏园区通了农业物联网专线,棚里的传感器、环控系统等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周萍说道。

就在几年前,园区里手机通话都没有信号,更别提农业物联网了。据了解,由于个别乡村位置较偏,光纤宽带建设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尤其是田间地头,温室大棚要实现专线入户阻力重重。年,长春市农业信息中心在九台区、双阳区规划建设了农业物联网应用平台,光纤宽带开始进入田间地头。如今,全市已设有43处农田四情监测站,其中,水稻20处、玉米23处。此外,还有5处农业园区栋温室智能监测点,20处畜牧养殖场60栋棚舍监测点。网络铺就的“信息高速路”,给乡村带来了实惠。一方面,对农作物生长过程重要参数进行实时监测监控,实现远程诊断、精准管理;另一方面,园区可以利用流畅的网络进行直播带货、产品追溯等。

无独有偶。新技术新场景广泛应用,农安生态无人农场探索打造高效能、低成本的智慧农业新模式;榆树农业科技示范园集中推广品种繁育、化肥减量、复合种植等新型技术,把园区做成了高新农业科研及科普示范中心、休闲农业观光基地,年接待参观农民5万人以上。各地通过发展数字化、绿色化、智慧化农业,加快农业代化步伐。

美丽乡村建设,持续享受着互联网释放的数字红利。将视频图像信息系统延伸至县、乡、村,拓展系统在安防、社会治理、智慧交通、民生服务、生态建设等领域的应用,实现治安防控“全覆盖”……正在建设中的“农安长安”工程计划投资1.69亿元,新建大数据中心和县、乡、村三级指挥中心,接入摄像头00个以上,打造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

智能的无人农场、数字的植物工厂……一项项智慧农业“黑科技”朝此云集,未来,长春将是高科技的农业现代化“梦幻城”,长春将昂首迈向新时代。

全面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公主岭香葱产业集群发展成效显著。

强村富民探索有效路径

全产业链发展形成模式

榆树北沟村过去是贫困村,这些年发展蔬菜产业成为远近闻名的“亿元村”;

公主岭三里堡村“村集体+合作社+农户”模式,香葱产业发展到亩,市场份额占全省一半以上,以利益联结为纽带,组织各类经营主体、小农户参与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实现千家万户“小生产”对接千变万化“大市场”,带动农民多渠道增收;

……

近年来,长春市各区域不断探索强村富民有效路径,通过推动“产加销”贯通、“农文旅”一体,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有效增强农业产业综合效益。

金秋九月,正当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还在生长时,长春市广阔的田野里有一大批园艺特产迎来丰收,成为秋日里一道别样风景。从过去的春种秋收,到现在一年四季收获不断,长春市先后培育出一批特色种植区。随着“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持续推进,各地更加注重融合发展,不断延长的产业化链条,绘就一幅强村富民的“钱”坤图。

位于农安县小城子乡胡三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萝卜基地里,秋日的暖阳带来了丰收的喜悦。“我们在这儿种了30多公顷白萝卜,每公顷产量达到6万公斤!”合作社负责人胡忠德笑着说,别看萝卜种得多,但他们不愁销路,头茬走市场,二茬进冷库,精准把握农时,巧打时间差,每公顷萝卜的收益超过10万元。

今年以来,长春市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总目标,进一步做大“蔬菜、花卉苗木、瓜果、食用菌、特色经济作物”五大园艺特产主导产业,做强“六带一区”,即长双、长九、长九榆、长德榆、长农、长怀特色农业产业带和长春环城特色农业示范区,做优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园艺特色乡镇,推进特色农业向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质量无害化、产品品牌化、管理组织化方向发展。

-

农安县全新村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提升。

粮食产量迈上新台阶

三产融合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我国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长春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落实省十二次党代会精神,长春以打造现代农业城作为践行省委“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再次奏响现代农业发展最强音。

今年,长春市落实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9万亩,超过任务指标40.69万亩,比上年增加.71万亩。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事。一声号令,一辆辆满载农资的运输车开进村口;一队队返乡农民回归田园;一项项长春市稳增长的政策措施接续出台,一笔笔种粮补贴及时下发。乡、村两级干部与农户结对包保,“一户一策”帮扶政策温暖民心,合作社、农机大户“代耕代种”与小农户实现互动。

在公主岭市,总投资4亿元的鸿翔种业高新技术产业园项目建设紧锣密鼓。4条果穗烘干线国际领先,两座全数控种子加工厂,年加工种子可达万公斤以上。全国最大、最先进的玉米种子生产基地拔地而起。

“我们与中科院合作研发的抗大斑病cr基因,已成功导入早熟品种,比常规玉米品种增产10%至20%,计划明年在吉林省大面积推广。”鸿翔种业法人代表贺伟说。

种业是粮食之基。长春市以公主岭种子产业为基础,以吉林长春国家农高区为核心,建设国内高水平的百万亩玉米种子繁育基地,加快推进中国农科院、先正达、隆平高科等一批科研院所和种子企业落地,先后建立种子研发中心、科研实验站等育种基地,打造中国玉米种业硅谷,挺起中国种业的脊梁。

高标准建设国家现代种业产业园、特优玉米生产基地、智能农机装备制造及技术推广基地,打造国家粮食生产高效提质先导区……吉林长春国家农高区任重道远。目前,这里围绕“十大产业链”新建在建亿元以上农业产业项目51个。

年,长春市加大推动“秸秆变肉”工程力度,向“肉牛养殖规模达到万头,肉牛全产业链产值达到亿元”目标发起冲刺。逐步打造种质资源“芯片”,做好平原类群中国西门塔尔牛纯种选育与推广应用。全市基础母牛扩群增量达到64万头,规模以上牛场达到0家,千头牛场超过15家,全年出栏有望达到65万头。抓好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培育4个特色小镇、20个肉牛强镇、个养殖大村、0户养殖大户,长春畜牧业再出大手笔。以加工业作为全产业链的关键环节,积极培育龙头骨干企业,认定龙头企业10户以上,全产业链产值超百亿元企业保持在1户以上,新增产值超10亿元企业两户、超亿元企业6户。

龙头带动,产业聚集。投资33亿元的九翔农业有限公司肉鸡全产业链项目在上河湾镇落地,3座套种鸡场已经达产,20余户规模养殖户签订了养殖协议。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肉鸡养殖,将推动农户由分散饲养向现代规模化饲养转变。

目前,长春市拥有国家级龙头企业21家、省级龙头企业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家,手持彩练当空舞,产业腾飞正当时。

擦亮“长字号”品牌,长春信心满满。长春大米、皓月牛肉、正大肉鸡、双阳梅花鹿……品牌云集,名满天下,农业品牌在长春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上,一路高歌猛进。

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三产融合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九台区龙嘉街道红光村的公顷高标准农田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水稻正茁壮成长。“合十农业”的大米订单纷至沓来。以农业种植、加工为基础,文化教育、旅游观光协同发展的三产融合示范园区正在形成,实现了生产、生活、生态效益“三生共赢”。

位于九台区土们岭街道马鞍山村的氿遇山居民宿项目为乡村振兴注入动能。

美丽乡村建设各具特色

农民生活得到新提升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场硬仗。近年来,长春市以农村垃圾治理、美丽乡村建设、农村厕所改造、农村公路改造为主攻方向,强管理、夯基础、树典型、搭载体、补短板,农村人居环境发生极大改观。

平坦笔直的村路通向家家户户,道路两旁栽植着绿树红花,波光粼粼的池塘水清景美……走进榆树市弓棚镇十三号村,仿佛置身一座整洁美丽的公园。“几乎所有来过我们村的人,都夸村里漂亮,引得城里人专程来参观。”作为人居环境千村示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十三号村的新面貌让村民侯耀辉为之自豪。

十三号村是如何实现“旧貌换新颜”的?“以创建示范镇为契机,我们高起点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弓棚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开展“党建+美丽弓棚”建设行动,建立奖励激励机制,全镇先后评选出引领户9户、示范户21户、标准户户,以点带面开启美丽乡村建设。

像十三号村这样的“公园式”乡村在长春市还有不少。统一标准的围墙、设施齐备的文化活动广场、造型美观的路灯……成为越来越多村镇的标配。今年,长春市深入实施示范创建工程,建设示范村个,打造示范镇30个,创建示范带13条,评选“干净人家”3.3万户。通过广泛实施垃圾污水治理、畜禽粪污标准化治理、街道庭院整治等专项行动,着力提升农村生态宜居水平。

不仅环境美了,长春市更是促产业兴旺,农民的钱袋也变鼓了。

上个周末,马鞍山村游客不断。“这里空气清新,很适合休闲旅游。”刚刚徒步完的市民赵岩走进了村里的“羊村饭店”,准备吃上一顿地道的山野菜。

“羊村饭店”是马鞍山村第一家农家乐,得益于村里的乡村旅游产业,带火了这家小饭店。店主关连影说,“现在每天客流不断,一年能收入30多万元。”产业兴则乡村活,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开展以来,马鞍山村把旅游资源整体“打包”,通过政策优势吸引氿遇山居田园综合体等文旅产业项目落地。

积极推动人居环境整治成果由“环境美”向“产业美”发展,近年来,长春市结合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利用省、市乡村振兴现场会等契机,打造了净月高新区友好村、双阳区小石村、公主岭市三里堡村等一批美丽乡村,还有农安红星村坚持共建共治共享,推进街院净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德惠永生村立足“四美”村庄,打造“江南水乡”徽派特色建筑,做到因地制宜,实现各美其美……形成了多条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截至目前,长春市已累计打造宜居宜业示范村个,创建省级美丽乡村个。两年累计消除返贫致贫风险户人,全市村集体收入平均达到41.3万元,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5万元。

农民富、乡村美。

长春正以“奋斗有我、就在吉林”的昂扬姿态,扛起“一主”担当,融入构建“六双”格局,闯新路,开新局,做表率。

来源:吉林日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42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