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国桃树种植面积非常大,品种非常多,要想紧跟市场、引领市场,还能卖上好价钱,大家就要改变,改思维、改品种,变技术、变销售。”7月6日,在位于万荣县高村乡闫景村的万荣县现代果业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科创中心)科技推广示范基地里,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桃树专家朱更瑞与果农们围坐在树荫下,探讨桃树管理和品种更新问题。
科创中心可以看作是万荣县现代农业发展体系的“硅谷”。通过这个“核心”,万荣县引进形成适合当地农业产业发展的新理念、新技术、新品种,再通过“全域化布局、高端化示范、片区化开发、融合化发展”的理念,将这些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通过新型职业农民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全县各个乡村,走出了一条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路子。
新品种“摇钱树”也需要更新换代
“我们目前销售的品种是中油9号蟠桃,具有大果、黄肉、高甜、耐储运等特点,喜欢的朋友抓紧下单……”连日来,在万荣县汉薛镇南景村的百亩“仙桃”示范园里,一颗颗成熟的“仙桃”通过网络直播间,直接从田间远销到全国各地。
“6月下旬我们开始通过网络直播进行销售,从‘中桃金铭’到‘中油蟠9号’,再到10号、11号、17号等,有9个品种大概7万公斤产量。”南景村党支部书记王兵介绍说,他们的桃子从6月下旬一直卖到8月中旬,保守估计产值是“红不软”的3到4倍。
王兵所说的“红不软”是南景村对毛桃老品种的俗称。该品种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到前几年一直是当地的“当家”品种。但是随着市场需求的改变,曾经的“摇钱树”越来越“摇”不下钱,价格从几元一度跌到了几毛。
针对这一现状,万荣县委、县政府立足当地桃产业基础,及时推广新品种,通过组织桃农到科创中心基地考察学习,邀请专家现场指导,在南景村建立新品种示范基地。
在汉薛镇党委书记李勃看来,用“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来形容南景桃产业的发展再合适不过。“桃是南景村多年‘铁打的营盘’,品种是‘流水的兵’,要随着市场进行调整。只有通过示范引领,让桃农认识到品种的重要性,才能守住南景桃多年创出的‘金字招牌’,桃农们才能真正走上靠桃增收的致富路。”
“南景‘仙桃’在网上卖得很火,最近来科创中心参观考察的桃农特别多,不仅有县内的桃农还有县外的。”科创中心科技推广示范基地负责人表示,基地目前已引进苹果、桃、梨等7大品类多个品种。
好品种只是基础,如何保障这些好品种能产出符合市场的高品质、健康型农产品,万荣县果业发展中心依靠科创中心的新技术及时进行配套服务。
新技术实现农业现代化“硬支撑”
入夏以来,酷暑高温给农业生产带来极大不便,而在贾村乡的苹果主题公园里,三民果业服务中心负责人贾三民却悠闲地坐在操作室,只需要在手机客户端轻轻一点,水肥一体化设备便可以自动实现“浇水”作业。
在苹果主题公园农业机械化示范园区,果农还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智能控制平台实时查看果树生长光照、湿度、风力等情况。同时,果园喷药用的是农用喷药无人机,施肥用的是测土配肥,杀虫用的是性诱灯……可以说,通过现代化农业新技术应用,基本实现了管理不用人、劳作不出力。
万荣县果业发展中心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在“大间伐、双套袋,强拉枝、高光效,有机肥、生物药”等现代果业管理技术的基础上,该县还通过示范引领,在全县范围内推广“矮砧宽行密植”栽培、“水肥一体化”滴灌、园艺地布防草增温保墒等六项现代管理新技术,为果业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将传统农业技术与现代科学相结合,从而实现农业机械化、信息化、科学化,通过现代科学技术设备,推动传统农业大县向现代农业强县转变。”万荣县委书记李永辉认为,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支撑,只有加强农业新技术应用推广,才能真正实现农业现代化。
立足这一理念,万荣县积极探索实践符合当地的种植管理模式。
新模式从“四老”到“五化”的探索创新
“我们按照‘以株定亩、以地入股、统分结合、联产联营、规模适度、利益聚享’的原则,把土地集中起来,把农民组织起来,实行果农土地入股式新型合作经营。”7月6日,在高村乡乌停村的联硕果园里,村党支部书记闫永生正在给前来参观考察的临猗果农讲解果园发展模式。
乌停村耕地面积近亩,其中桃果占到了四分之三。随着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加快,果业生产中果农老龄化、树龄老化、品种老化、观念老化“四老化”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乌停村组织果农到科创中心实地观摩苹果矮砧新模式果园。通过大量考察讨论,在村支部引领下,由村集体经济联合社带头,乌停村拉开了建设联硕果园的大幕。
“要想建立果园首先考虑的问题就是果园必须打破地界、连片种植,实现规模化经营。”在多方共同努力下,该村最终推选了3户有经验、懂技术、会管理的果农来统一经营果园,剩余42户农户采取“宜工则工,宜农则农”的方式,既能获得土地增值收益,又能获得外出务工的收益。
“‘联硕果园’模式,有效解决了个体农户果园地块细碎、分割难度大、规模过小、技术参差不齐、管理不统一等诸多难题,蹚出了一条个体农户在非土地流转基础上,实现适度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信息化的现代化农业产业发展之路。”万荣县委副书记、县长王飞在考察“联硕果园”发展模式后说。
与此同时,万荣县的“果园托管”“生态循环”“文化定制”“认领自管”“观光采摘”等现代果业发展新模式逐渐形成,并涌现出一批与之相匹配的新型职业农民。
新主体把传统农民变为职业“绿领”
在万荣县,职业农民有个形象而贴切的称谓——“绿领”。在里望乡上井村,“千树一味”家庭农场负责人黄春娟就是其中之一。
年初,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读研究生的黄春娟回村创业,她通过参加该县组织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来到科创中心参观学习。黄春娟从一个不懂技术、不懂管理,不知道种什么的“女学生”,迅速成长为一名拥有11个日光大棚和先进经营理念的新型职业“女农民”。
“我们采取长短季结合的种植计划,短季种植甜瓜、西红柿等作物,实现当年收益;长季培育新品种桃树,实现长期收益。同时根据不同产品的属性,匹配不同的销售渠道,比如黄金蟠桃、油桃全部采取网络销售,甜瓜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线下超市直供,线上电商发往全国。”黄春娟介绍说。
在高村乡潘朝村,提起网络达人“云朵”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她不仅是我们村的种桃能手,而且是销售高手。她家种的桃子品种好,个头、口感、品质也是最好的,还能卖上好价钱,跟着她种桃子,准没错。”提起“云朵”牛云霞,村民们满是佩服。
立足农业发展,万荣县还涌现出了种植销售样样精通的谢志国,把果库变果企、农民变股民的合作社带头人吴千祥,在电商销售中具有超高人气的高小花等一大批爱农业、有知识、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针对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万荣县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将脱产培训和实践训练相结合,整合县农业农村、人社、果业等部门的培训资源,组建果园大学,下设苹果学院、桃果学院、樱桃学院、梨果学院、葡萄学院5个学院,每年培育职业农民余人。
万荣县先后和郑州果树研究所、山西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通过邀请专家开展果业“流动课堂”和技能培训,以现场指导、网络连线等方式,带动果农实现技术、思想“双提升”,使一大批农民成为“绿领”,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平畴织锦绣,沃野涌新潮。从田间地头、农业企业到农业科研机构,万荣县处处彰显着现代农业的活力,展现着现代农业的勃勃生机。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也吸引越来越多的农业“黑科技”“潮理念”“新绿领”云集,形成一座现代农业版的“硅谷城”,推动万荣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迈向新时代。(记者韩维元冯革才)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2257.html